张献忠求和的消息传来后,米脂御营里的官员们又炸了锅。
艾万年恼了:“这狗屁不是的东西,之前那么嚣张,杀了我们那么多人,现在知道快完了,就摇起尾巴说要投降?想得美!”
左良玉则说道:“可不是吗?老子每天坐在这儿都要憋疯了,结果他说不打就不打?凭什么?”
现场资历最浅,文化却最高的何腾蛟则说道:“二位将军也不用这么激愤,仔细想来,这些年招降的叛军也不在少数,若是能兵不血刃拿下榆林,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话确实不假,明末很多农民军对官军其实都有恐惧情绪,除非真的活不下去,不然官府要招降的话,他们基本都会同意。
虽然后面很多都重新反叛,也都是因为官府后续安置得不好,要有口饭吃的话,他们也不想去干造反的勾当。
所以在何腾蛟这样的文人看来,这帮乱民是可以利用和安抚的,大明现在能打仗的兵不多,当然该用在刀刃上。
左良玉一听这话,立刻恼了:“你个酸秀才,难道是怕了那王八蛋不成?如今我们粮饷充足,兵器火炮也都不缺,这种富裕仗,老子八辈子都没打过!”
“你要是怕了,跟陛下请命,和杨嗣昌一起到西安去过轻松日子。”
虽然都是跟朱由检一起从山西吃苦到陕西的战友,左良玉却始终看不惯何腾蛟。
卢象升和孙传庭他们好歹是进士,天子门生,你何腾蛟一个举人而已,算个啥东西?
何腾蛟起身道:“左良玉,我几时说我怯战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陛下谨慎用兵,也是国家之福。”
左良玉看他又在拽文,忍不住起身过去,俨然一副要动手的架势。
“都吵什么呢!”
吴三桂挎刀进来:“陛下都没说要不要打,你们反而先斗起来了。”
左良玉看向他:“吴总兵,你也知道张献忠那厮的事了吧?逆贼他们分明就是要耍诈,结果我们这儿就有人要信了!”
何腾蛟立刻为自己辩解:“我几时说要信了?只是现在多用时间练兵,留着日后随陛下一同南下对付闯贼不好吗?”
“左将军,你是觉得现在手上这一万多兵马足够护卫陛下面对南方的百万逆贼吗?”
左良玉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了。
何腾蛟说的是实在话,如今米脂方面有一万多官军,但许多都是新招募过来的,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