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军开始渡河,首先是搭建浮桥,同时岸边还有大量弓弩手进行防备。
由于一直在剿匪,没有什么攻城的需要,所以他们很少用到火炮,这次出兵也没带多少门火炮。
没别的,真没必要。福王和幕僚们,包括世子朱由崧和将领们商议后都觉得远远不需要攻城,带太多辎重明显多余。
只要大军包围住南阳,城中军民必会乱起来。
哪怕陕西真有援军又如何?等杨嗣昌带兵翻过武关,只怕南阳早就投降了。
所以比起朱由检这边的破釜沉舟和提前下遗诏,朱由崧这边明显轻松得多。占尽优势的他们完全不用那么紧张,甚至于还有些将领开始议论今晚中秋赏月庆功的事。
只有范景文依然一丝不苟地着甲指挥大军渡河,同时还让李仙风带一万兵绕去南阳北面的伏牛山。
“范巡抚,百重山方向不用派兵吗?”
刘鸿训问道:“百重山在我军西侧,倘若卢象升派兵偷袭我后方如之奈何?”
范景文笑了笑:“卢象升若真是这么做了,我倒看他不起。”
“百重山可以用兵的关口,不过一两个河谷罢了,不可能出动大军,顶多守着地势给我军造成一点麻烦了。倘若真有奇袭的兵马,我军只要坚守城寨不出,或者不断用小股部队应战,他们能奈我何?”
刘鸿训听后也放心了。
确实,这个情况下,不管是任何奇袭队伍,只要用添油战术都能对付得了。
说到底,打仗这个事有时真没那么复杂,装备训练差不多的情况下,人多打人少终究是很难输的。
双方都是只有一条命的普通人,只要死的人多了,终有一方的士气会崩溃,到时候也都不用打了。
抱着这个想法的还有攻打伏牛山的李仙风。
这位河南府总兵的任务非常简单,只要把伏牛山上的御营兵马都击退就行。
接下来占据伏牛山这座高地,让靖难大军对南阳形成俯冲之势,他便立下一大功了。
“大人,前面就是伏牛山了。”
参将陈永福说道:“看这样子,守备的御营兵马只有依靠山势防守了,山上必定有重兵等着。”
李仙风笑了:“这谁都能看得出来,谅他们也没什么新花样。”
“传我的命令,所有人都上盾牌,没有就披甲,一会儿全部冲上去!”
他用马鞭指了指前方:“在那儿画一条线,凡是退过来的,全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