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军把主力摆在白水河前,西侧便是海拔不高,但山路崎岖的百章山。
这个布置可以说相当正确的,因为百章山与伏牛山之间的平原地区,正是南阳往开封的道路,占据这里,便可以阻断南阳与开封的联系,借助地势将南阳封锁一半,只能向南逃和向西逃的选择。
但相对于伏牛山,百章山并不被范景文重视。
因为相对于连贯的伏牛山,百章山海拔更低,还曾经做过采石场,因此并未太多掩护,出了百章山还有一段坡地才能到达靖难军的军阵,战略意义实在不大。
范景文在中原作战多年,他是想不通谁会从百章山出来偷袭。
偏偏就是在破碎的山路里,真有一支部队正在不断前进。
朱由检套着一件青色披风骑在马上,曹化淳、孙传庭、吴三桂还有贺虎臣等人在左右护卫,身后一千精骑和一千五百步兵行进缓慢,费了一段时间才来到一处台地。
孙传庭发现这里看到一处南阳城外的一处外墙城楼,赶紧拿出望远镜往那边看去。
“竖着三面彩旗……陛下,伏牛山那边还很稳妥!”
孙传庭看到和卢象升约定的旗语,有些惊喜地说道。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其他将士也面露喜色。
伏牛山防线安稳,就说明到时候可以抽调更多兵力正面迎击渡河的叛军,也足以证明这次叛军实力不过尔尔,他们心里也能安泰不少。
朱由检想了想,小声说道:“秦将军那边辛苦了。”
孙传庭愣住,随即朝朱由检拱手不语。
实际上朱由检说这话是不合适的,战争之中,任何怜惜的姿态都不合适。因为战火之下,人命就是草芥,甚至是完全没有价值的。
为将者尚且慈不掌兵,更何况他一个最高统帅呢?
不过朱由检又忍不住这么说。
他这次和孙传庭带出来的两千五百人都是京营精英,南阳城内一万多人有不少都是临时征召的民夫,还有招降的农民军。
能够留给伏牛山的兵力肯定不会很多,秦良玉当年在辽东面对后金的努尔哈赤还有女真骑兵都是主动出击,这次也不得不采取守势了。
还有南阳城里的民夫,这些人在靖难军过河后,为了保住南阳城前沿阵地是肯定要打头阵,同时为朱由检他们争取时间。
这些南阳百姓,当初因为舍不得家乡,或是留下来或是跑回来,结果依然免不了要死在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