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龙纛升起后,靖难军的士卒肉眼可见地开始动摇起来。
大头兵们未必能够认出这龙纛大旗,但他的上司中是有见过世面的,纷纷讶然惊呼,说这是天子仪仗。
只不过这种人比较少,因为自世宗嘉靖皇帝算起,大明皇帝已经有百余年没有离开过那小小的皇宫,更没有过出巡了。
谁还知道什么天子仪仗?谁又能想到天子会出现这种鬼地方?
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所谓大明天子都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孙传庭等人已经严阵以待,随军而来的左良玉、吴三桂、贺虎臣、何腾蛟都开始各自行动。
贺虎臣率五百死士首先发起了冲锋,吴三桂带着机动性最强的骑兵也从一旁奔袭而去。
军阵厚重的靖难军也很快做出反应,同样派出骑兵应战,同样组织一支队伍来反击防守。
实际上吴三桂与贺虎臣的行为都非常危险,因为靖难军都是明军,而明军的战术、装备在这个时代都不弱,轻易是招惹不得的。
就好比吴三桂的骑兵冲锋,明军其实有一整套的应对措施,比如重型火炮在前,轻型火器如火铳、鸟枪在后等等。
可战术装备有是有,打不出来也是没用的。
明军那么多能打、会打、耐打的将士,之前不也是在辽东一败涂地?被女真人按在地上摩擦?
这一点,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
想到身后是大明的皇帝,吴三桂一冲阵就杀红了眼,起手用长枪贯穿一名敌军的喉咙,谁挡在前面都免不了被击飞刺穿的命运。
贺虎臣不甘示弱,他的运气差一点,等快要跑到战斗范围了,靖难军也赶紧拿出弓弩和三眼铳这些远程武器进行防御,造成前排士兵出现大量伤亡。
但贺虎臣一声怒吼,双方马上进入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已经跑了一路,没有休息过有些困累御营军攻势早就没什么锋芒,所以轻易被招架住。
贺虎臣把一名敌军喉咙划开,血溅到脸上也不在意,怒道:“手里的东西都干什么吃的?陛下就在后面看着!”
这一句话让御营军士气大振,声声怒吼下又是一番短兵相接。
一边是骑兵横扫,一边是步军突击,如此突袭的战法摆明就是要打乱靖难军的军阵,狠狠咬下一口肉来。
这战斗力给靖难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毕竟按常识来讲,先登陷阵的都不可能是精锐。
如此高伤亡率的冲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