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国破山河在(第1页)

且说在南阳一战后,朱由检连着几天日子都过得非常简单。不是为阵亡将士抄写祭文,就是继续搞他的篆刻艺术,中途还抽空给京城写了几封亲笔信安抚北方人心。

卢象升等人除了在封赏和抚恤将士的议题上会请他出来,基本也不去打扰圣驾。

唐王父子开始重新经营南阳老家,在御营的帮助下,这座诸葛武侯曾经躬耕过的土地也逐渐恢复生机。

同时,西安方面的杨嗣昌也亲自带了五千精兵赶到,一见到朱由检就痛哭不止,然后高呼祖宗保佑,还说得知南阳大捷的消息传出后,他所到之处看到的场景都是百姓上下如狂。

这还真不是杨嗣昌刻意夸张,南阳大捷的消息传到关中,西安百姓真的兴奋不已。

两万打五万,外加朱由检天降敌后的事迹实在太过神奇,百姓们真的相信这位陛下是天命所归。

最重要的是,之前朱由检从藩王那里分给他们土地和财产不会有被收回的风险了。

以当时百姓们的狂热程度,如果杨嗣昌晚走两天,他还能再征一些兵。

朱由检当面夸了他一番,然后送了一枚刻好的印章作为奖励,顺带把这个陕西巡抚留下来帮他干土地买卖的活。

这就要说到朱由检最近又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事了

他依然面临一个老问题:缺钱。

皇帝缺钱一般都是靠征税解决,卢象升等人也是这么提议。

但面对满目疮痍的南阳,朱由检这个日子人肯定也不会去为难那么多百姓。

为了搞钱,朱由检决定买卖唐王封地上,还有很多流亡地主的土地。买得起地的大户们跑光了,他就让当地百姓分期付款,现在先拿出一点钱来,尾款以后慢慢结清。

这其实也算一种变相征税,还是左手倒右手,把之前撒出去的赈灾款收回一点。

这种搞法实际上非常危险,也暴露了朱由检不懂政治的特点。

首先藩王地主们不会乐意看到自己的土地被分配,在平常肯定会反对甚至直接造反。

其次就是百姓不一定会信任这种做法,万一哪天朝廷要收回土地呢?说好的分期付款,万一突然提前收回全部尾款怎么办?

最后便是实施上,基层官员会不会趁机搞隐形腐败等等都是问题。

但在如今的南阳,这一切反而都是可行的。

朱由检现在威望和民众好感度是刷满的,且不说朱由检从农民军和靖难军手下救了他们。穷到一天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