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大网(第1页)

朱由检看到的是一份韩爌写的奏疏,题目是《民间结社滋蔓之隐忧》。

要说韩爌真是一个好人,似乎是知道朱由检陛下的文言文水平堪忧,所以这封奏疏写得非常直白,没有引经据典,也不拽文,非常直白地说了一个事儿:民间结社该管管了。

韩爌表示,江南地区的文人世家众多,像什么复社、几社、应社、端社等等。

这些文社号称“以文会友”,然而其门生故吏遍及州县,每次开大会,人数少则数百,多则数千,而且都在议论朝政,品评官吏。

特别是这次听说朱由检要在南京开恩科,天南地北的学子齐聚留都,各家学社更是开始广招会员。

他们的言论也相当炸裂,像是复社说朝廷不该向江南征税,早就该放弃辽东甚至北方领土,让后金折腾去,等修好内政了再推回去。

几社认为太祖皇帝当年分封诸王,废除宰相的做法并不妥,应当多多任用贤臣,还说如今朝廷阉党仍在,毕自严只精财政,不足以担任宰辅之职。

朱由检仔细看了看,心想这大明的言论自由有这么自由吗?

说好的八股文禁锢了思想,君主威严不可冒犯呢?

韩爌在奏折结尾提醒朱由检:历朝历代党争,皆由结社而起,望皇上主持恩科时千万注意,莫要被野论迷惑。

尽管不懂复社和几社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朱由检其实对韩爌的话是很赞同的。

他前世所在的大学,是一所知名的综合性大学,不仅仅理工专业很强,人文社科专业方面也很有名。

但朱由检对同校的文科生没什么好感。这并非是什么文理科鄙视链,而是那些人上至教授,下至学生产生的暴论太多太多了,还热衷于高强度键政。

朱由检的学院搞过一次跟新闻学院和哲学院的联欢,他参加过一次就不想再去了。

简而言之,在那些文科生的眼中:现在国家有这么多问题,原因在于没有听我的。

那魔怔的态度和言论,让朱由检至今印象深刻。

尤其让朱由检忍不了的,是复社也好,几社也好,他们的观点里都摆明了不同意对江南加税。

开什么玩笑!北方水深火热,南方莺歌燕舞,这像话吗?

一想到这些人要参与到科举,且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国家的人才和储备官员,朱由检心里就特别不舒服。

东林党那些人就够烦了,如果引入这么一群人天天吵来吵去,他不得烦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