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的话直接引起了在场复社学子的不满,议论和争议声开始不断沸腾。
顾杲则说道:“黄太冲,且不说你的言论多么荒唐离谱,单单就你这个样子,你完全就是朝廷的鹰犬!”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你以前读的那些圣贤书都到哪里去了?”
张采等人立刻发声表示赞同。
黄宗羲面对这些人异口同声的讨伐丝毫不惧,笑道:“你们这些人,有多少人报名参加此次恩科考试的呢?”
“我帮朝廷和陛下说两句公道话就是鹰犬,敢问你们这些考科举想出仕做官的又算什么!”
此话一出,现场再次安静下来。
他们这些人,包括顾杲在内,全部参加了这次的恩科。
顾杲不甘道:“强词夺理!我们考科举,是为了宣传圣人之言,以圣贤之道规劝陛下!那些官位我们不去争,难道都留给不学无术之徒去糟蹋?”
“王舒王、范文正公他们不都是科举取仕,然后挽狂澜于既倒吗?我们考科举,不单单是要追求高官厚禄,而是要革新一下大明的风气!”
王舒王就是王安石,范文正公就是范仲淹,二人都是北宋大臣,主持过改革,做过精彩文章,虽然功绩如何争议很大,但无疑是后代读书人的榜样。
顾杲觉得自己拿这两人做例子,实在是对黄宗羲精彩的反驳,腰杆子都硬了几分。
谁知,黄宗羲依然冷笑,说道:“好一个革新大明的风气,那你说说,如何才能革新呢?”
顾杲听到这个问题,顿时兴奋起来,尤其当着这么多同仁、官差、百姓的面前,忍不住就要来一番豪言壮语。
“以我之愚见,当今之世,风俗陵夷,廉耻道丧,积弊之多不胜枚举。如百年朽木之病变,若单就其中一枝一节而改革,不过空耗光阴,而难见效用,解法无非三字真言:正根本!”
“所谓正根本,乃整肃风气、重振朝纲。风气肃正,则积弊消;朝纲振兴,则君威重。欲积弊消,君威重,当先取贤能。而取用贤莫先于修身!”
“宋仁宗以温恭克己,烛照群伦;神宗以睿智穷理,虚襟待彦。所以仁宗时有范文正公主持庆历新政,神宗有王舒王实施熙宁变法!明君修身以招俊彦,贤臣得时而彰,何苦天下风气不清?”
“说得好!”
张采等人忍不住鼓掌喝彩,为顾杲这一番点题破题,引经据典的雄论叫好!
顾杲也颇为得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