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由检和崔呈秀、黄立极二人布置任务的时候,陈奇瑜与马士英也在殿外等候。
他们要汇报的事,是一件早就该有结果的案子,也是朱由检眼中的一件破事。
去年凤阳失守,高迎祥毁坏皇陵,刨了朱家祖坟。这样的国耻大案,凤阳守陵太监杨泽、知府颜容暄、巡抚杨一鹏都是难辞其咎的。
但当时朱由检正在陕北,对此案没有马上裁定,一直拖一直摆,到现在连造反的福王父子都被押送至南京了,绝不可能再拖。
两京文官,包括许多士人学子都要朝廷就凤阳失守的事情给一个说法:总要有个责任人吧?大明帝乡就这么不堪一击?凤阳失守的真相是什么?
还有一部分人坚持要朱由检下罪己诏。
太积极了,以至于马士英等人和朱由检报告的时候,皇帝陛下本人都忍不住吐槽:好像是他们祖坟被刨了似的。
实际上这种积极,确实不乏有忠君报国的热血,也有一部分人是借此表达对朱由检的不满。
一开始这种不满是因为朱由检没有按他们想的去孝陵祭拜。
现在朱由检准备查税,又向士绅收钱办恩荣宴,于是这种对皇帝本人搞道德绑架又开始了。
不仅如此,卢象升和孙传庭的剿匪作战也好,袁可立的查税行动也好,在接下来都会被他们用放大镜盯着,随时都要找茬来给朱由检施压。
大明朝的政治生态便是如此:皇帝可以随意决定单个官僚的生死荣辱,但面对一整个官僚集团,皇帝是没什么好办法的。
而朱由检的应对办法就简单多了:摆就行了。
朱由检当时没有给回复,只说要再看一次杨一鹏等人的辩疏,让马士英他们改天再来。
一拖再拖,今天马士英索性逼陈奇瑜,还有一群官员跟自己一起来面圣,非要朱由检给个说法不可。
就在陈奇瑜和马士英和一众官员等得不耐烦时,华盖殿的门终于开了。
崔呈秀与黄立极面色凝重地走出来,但精气神却跟平日里完全不同,在看到远处的陈奇瑜和马士英后,竟然还主动拱手作揖,弄得后者二人都是一愣。
马士英疑惑道:“陛下与他们说什么了?”
他虽然不算东林党,但肯定也不是阉党,道不同不相为谋,连点头之交都没有,如今对方这个态度多少有些诡异了。
陈奇瑜若有所思,但注意力很快又被王承恩吸引:朱由检让他们两个过去。
进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