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敦吉在大堂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说道:“袁军门,我知道你是有圣旨的,但你也不能什么都查啊,万一真的查出什么呢?”
袁可立面色不改:“哦?难道田公子知道什么不该查的东西,不妨说来听听。”
田敦吉没有上套,而是说道:“袁军门,实不相瞒,我这次过来,是受到一些盐商的委托,他们愿意上交一部分隐瞒的盐引,而且都是现金交付,如何?”
这里就要说一下盐引了。大明开国之初,由于北方未定,需要在建立各种卫所要塞保卫边陲,但北方粮食自给自足都勉强,更不要说养一支可以抗衡蒙古骑兵的军队了。
太祖朱元璋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让江淮的商人运粮食去这些卫所,到地方后卫所会给一张盐引,这样商人再到固定的盐场兑换一定数量的盐,又送到指定的行盐府县进行售卖。
商人重利,所以愿意为了可以卖更多盐运送大量粮食支援边军。他们卖盐的同时也给朝廷纳税,可以说是多赢。
但这办法到大明第四个皇帝宣宗时就开始变样了。以前是在固定的行盐府县售卖,现在则是出现了“富商佥市”的现象。
比如一个老百姓想要买盐,他不是直接去市场,而是到官府认可的商铺去交钱,再由商铺交付食盐。
后面又出现了大量作为中间商的牙人,在官府与商人之间作为代理人,加上藩王、官员本人开设私盐店等等。
到万历年间,大明盐政已经成了一团乱麻和屎山代码,只能勉强跑得动,但崩溃不过时间问题,重点是朝廷已经很难从里面拿到钱了。
袁可立没说话,等田敦吉往下说。
田敦吉只好说道:“是这样,他们听说袁军门雷厉风行,所以想要主动投案,交代自己过去隐瞒了多少盐引没有入账。”
盐商售卖食盐之前,牙行与官府议价,之后还要帮官府收取盐税,这中间的操作空间就太大了,隐匿盐引避税就是一种。
黄立极冷冷一笑:“他们这是想用钱买自己的命了吗?”
柳祚昌说道:“黄阁老说话不要这么难听,二位代陛下来巡盐,不也是为了搞钱给辽东当军饷吗?”
“只要是钱能解决的事,那就用钱来解决,没什么大不了。”
黄立极刚要开口,袁可立则说道:“那就谈钱吧,多少?”
他不指望自己可以搞定江南盐政的乱局,只要可以撕开一个口子就好。
只要他们愿意表现出诚意,袁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