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调解(第1页)

朱由检:“吴卿请讲。”

吴三桂开口说道:“臣以为,当年萨尔浒之战,朝廷兵分四路进攻努尔哈赤,这才给了建虏各个击破的机会。当时朝廷大军十二万大军,若能合力到一起,怎么会让抚顺陷于贼手?”

“杨镐此人也是昏招频出,朝廷公议他是此战最大的罪人,四路将领本来就各自为战,他还不盲目进军。”

“做成一事需要千人万人,但坏事的话一人足矣!”

当年萨尔浒一战,明军派出十二万人,号称四十二万大军向后金都城赫图阿拉进攻。

万历帝起复熟悉辽东事务的杨镐为辽东经略,结果杨镐昏招频出,先是因风雪原因推迟出兵,接着又强令出兵。

明军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围攻,结果努尔哈赤只攻一路,各个击破,十二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朝廷随后将杨镐论死,认为都是他指挥不力造成的大败溃输。

祖大寿听后,神色有些奇怪,张了张嘴,明显是要说些什么。

朱由检看向他:“祖卿,你以为呢?不用怕说得不对,朕今日便是要听二位好好说说当年的事。”

听到“当年的事”这四个字,祖大寿和吴三桂这对舅甥立刻警醒起来。

陛下说的只是萨尔浒,还是天启七年那件事啊?

祖大寿讪讪一笑,只好开口道:“回陛下,臣以为杨镐虽然有罪,但当年那个情况下,他也确实有些难。”

吴三桂听了这话明显有些不以为意,朱由检让祖大寿继续说下去。

祖大寿说道:“杨镐当年曾经从军奇袭过蒙古炒花部还大获全胜,还知道在边镇屯田驻守。”

“当年日本入侵朝鲜,杨镐也曾经入朝作战,有过一些战绩,当时的朝鲜国王甚至为他立祠敬拜,绝非不知兵的人。”

“只是当时朝廷一再催促他出兵,且辽饷已经耗尽,杨镐确实没办法,只能选择尽快决战。”

杨镐刚刚当辽东经略时,祖大寿就被调去守抚顺,也就是萨尔浒一战的战场附近。所以对当时的情形记得很清楚。

当时的内阁首辅叫方从哲,多次提拔杨镐,多次写信给杨镐,说“辽饷已尽,不可持久,着即进剿”,兵部也不停发函过来,让杨镐尽快开战。

祖大寿记得很清楚,所以在他看来,杨镐决战完全是被逼的。

吴三桂此时忽然说了句:“既然如此的话,就不该让杨镐这种人出战。这老匹夫葬送我大明那么多将士,最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