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备战(第1页)

朱由检最后没有按袁可立说的那样开窗开门,而是让所有人重新戴上官帽,站回原位。

廷议继续,但氛围明显不一样了,许多人不自主地低头,也不说话,一望可知的心虚。

但也有些人,大家都猜到他肯定摘了帽,却依然气定神闲的。

比如吕惟琪和姜曰广二人,依旧面不改色,不过接下来议题里也出奇安静。

朱由检也没有多说什么,能达到这个效果已经不错了,至于后续的事,他眼下没办法就先不想了。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把仗打好。战场上得不到效果,动嘴皮子是没用的。

孙传庭开口道:“陛下,臣以为接下来的辽东战局,宁锦一带始终是主战场。要说最有可能的,还得是锦州!”

卢象升也说道:“锦州是关口咽喉碍口,若是皇太极想要以攻城方式插入关内,锦州是必须打的。”

“而想要攻打锦州的话,最合适的地方就是这里。”

卢象升的手指向地图上一个地名:大凌河城。

平复情绪的袁可立点点头:“不错……此地确实是锦州防线的一个薄弱之处,而且距离辽阳也近,皇太极真要动手的话,定会选在此处。”

“而且大凌河城此前他们就打过数次,也毁过数次。也不知道袁崇焕有没有提前修复。若是没有修的话,现在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祖大寿说道:“但大凌河位置关键,到宁远也不过一百四十里,所以哪怕不能守也要守,否则皇太极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攻到锦州城下。”

“我军若能守住大凌河,那么也可以威胁到敌人的腹地,是将来反攻所在。”

朱由检听下来,觉得这地方当真是个躲不开的战略节点,而将来有大战的话,恐怕真是要在这里打了。

“那就……”

朱由检说道:“给袁崇焕下旨,叫他盯紧大凌河附近的建虏动向,同时加紧修复加固大凌河城的城防。”

“吴三桂和祖大寿先行北上,吴三桂带朕的金牌和圣旨去找袁崇焕。他和毛文龙的关系不好,你们多叮嘱他,要大局为重。”

吴三桂刚要应下这差事,沉默许久的陈奇瑜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吴将军曾经是袁督师的部下,恐怕只带一面金牌也难保万一。”

朱由检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但一时又想不到谁来担此重任合适。

薛国观说道:“陛下,孙总督是袁督师的老师,若派他去,定能团结诸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