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汉和阿巴泰带着骑兵猛冲,但不是无脑冲刺,而是往前占据一部分的阵地后,让后续的火器部队可以推进。
自萨尔浒和之前几次大凌河作战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八旗兵就开始装备火器兵了。
努尔哈赤亲自规定:每个牛录遣甲兵百人,以十人为白巴牙喇,携火炮二门、火枪三支;四十名为红巴牙喇,携炮十门、枪二十支,盾车、水壶等炮战必备的装备也有。
当然,这些火炮不是仿制的红夷大炮,而是更小型一点的,同样从明军处缴获并改进的虎蹲炮。
接下来的战法,自然就是骑兵冲垮明军前锋,侧翼包抄,然后火炮轰击,彻底打掉明军的士气。
其实在达尔汉和阿巴泰镶黄旗将领的经验里,一般在第一步明军就不存在什么士气了。
崇祯元年时喜峰口那样的败退,对他们来说并不算数,一方面是有猪队友林丹汗的拖累,另一方面是明军有朱由检这个皇帝亲自坐镇,有那面龙纛凝聚士气。
但现在那面龙纛还在吗?或者说,能一直在吗?
而且他们这边都是镶黄旗的女真铁骑,是那支跟着努尔哈赤打造出一个虎踞辽东的帝国的强军。
达尔汉又往前冲了五十步左右,勒住了缰绳,后金骑兵队的阵型稍稍出现一点混乱,也有骑兵因故落马,但又迅速调整了回来。
令他奇怪的是,明军那边格外的安静。
明军的三眼铳和鸟铳射程普遍在五十步到一百步之间,但在后金骑兵还在两百步时,明军就慌里慌张地开枪了,结果自然是等后金部队压上来时他们还在换弹。
不单单是这样,明军还常常没有足够的能用的鸟铳,许多部队还在用万历甚至嘉靖年间生产的老古董,能打一轮就差不多了。
时间久了,后金也琢磨出了一套诈骗战术,做出要冲锋的样子,让明军先把自己的一轮弹药打光,趁着换弹的间隙再冲上去,鲜有败绩。
但偏偏现在这支明军真的不动如山,就这么静静地等待他们进入射程。
达尔汉莫名感到一阵心悸,竟然迫切地想要做点什么,于是拉开弓箭朝着前方的明军方阵射去。
手下效仿他的做法,继续拍马向前一边发射弓箭。
很快数百弓箭朝明军射来,大多数都扎在了大大的虎面盾牌上,几轮齐射后,明军盾牌上密密麻麻都是箭矢,但很多都落在阵地上。
“这帮鞑子心急了!”
吴襄按着自己的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