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用意(第1页)

袁崇焕以为自己听错了:“陛下……臣……”

再看周围文武大臣的眼神和表情,袁崇焕发现如曹变蛟和满桂这样的客军总兵都带点情绪,陈奇瑜这样的御史言官更加不用说,就差把不理解写脸上了。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现在袁崇焕身上可是背着通敌的嫌疑,以前还有私自跟皇太极媾和、巴结魏忠贤的前科。

结果现在陛下还是要拜他为帅,统领大明如今能拿得出手的精锐。

实在有些太冒险了。

不过他们也确实没办法说什么,毕竟这可是一个马上皇帝的选择,你再有千般理由,能比他还英明吗?

而在朱由检看来,选用袁崇焕是唯一的选择。

首先,孙承宗本人虽然没能过来,但他上了几份奏折给朱由检推荐袁崇焕。说当下最熟悉辽事,能够抗住皇太极兵峰的,就是袁崇焕了。

其次,朱由检从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原则出发,当下大明也只有袁崇焕最合适。

袁崇焕是在朱由检登基那年去辽东的,除了一次喜峰口外,现在辽东也没出大问题,而且那次是朱由检自己拒绝给蒙古输血,导致蒙古和后金同流合污。

所以放袁崇焕在辽东确实没什么问题。

除此之外,朱由检还有另外的一个考虑……

且说现在,袁崇焕顿感压力倍增:“陛下,臣惶恐……”

朱由检让他先起来,说道:“朕意已决。现在你就是辽东兵马大都督,加京营副参,领太子太保。”

袁崇焕有些哽咽了,身子微微颤抖,袖子里准备的请罪奏折差点都要抖出来。

而此时大堂内难免有些议论之声。

卢象升、孙传庭、秦良玉、左良玉等人面色如常,他们跟着朱由检一路走来,自然是愿意相信和服从这位少年天子命令。

但在旁人眼中却不是这样。

毕竟孙传庭吃过阉党的苦,卢象升当年也拒绝给魏忠贤修生祠。

但袁崇焕在辽东修过好几个九千岁生祠呢。让袁崇焕做统帅,手握京营三万兵马的孙传庭恐怕就不会服他吧?

可以说,除了祖大寿、赵率教这些辽东系出身,还在袁崇焕手下干过的将领外,真心服从他的恐怕真的不多。

但哪怕再难,争议再大!袁崇焕也做梦都想要这个机会!

无他,四个字:国仇家恨!

当年宁远一战,袁崇焕为了守住孤城,亲自当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