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出路(第1页)

在卢象升等人的努力下,朱由检对申用懋的看法和薛国观的奏对很快传开。

如他们所想的一样,朱陛下在的发言传开后,不管是薛国观直谏的铮铮铁骨,还是皇上虚心纳谏的伟光正姿态,都传为了美谈。

尤其薛国观为言官“风闻奏事”的权利摇旗呐喊,更让无数文官为之赞誉有加。

而朱由检对薛国观的优待,也让他们觉得这位陛下十分可贵。

一个掌握兵权,打了那么多胜仗的皇帝还肯跟臣子公开议事,还这么听劝。这不就是妥妥的李世民第二?

不论是薛国观还是朱由检,这一波真的赢麻了。

但有赢家,肯定也有输家。

申家的书房里,已经七十岁的申用懋穿着一件单衣,额头上满是冷汗,手中的热茶喝了一杯又一杯。

另一侧,大理寺卿侯恂和都察院御史乔允升都面无表情地端坐着。

“太真(侯恂表字)贤弟,吉甫(乔允升表字)兄,你们都说句话啊!”

申用懋站起来:“陛下这回让我也去审案,到底是何意?”

侯恂说道:“敬中兄,陛下说了,是要审白奇策投诚是否为真,你身为刑部侍郎,自然是要去的,何必如此紧张呢?”

乔允升也说道:“不错,陛下都已经听了薛廷宾的建议,不会动你了。敬中贤弟,陛下是出了名的仁厚,你好好办差,就是有罪也能抵过啊。”

申用懋急了:“你们装傻是不是?陛下这摆明就是要给魏忠贤报仇!”

“白奇策叛国十年,现在归国是真是假,谁能查得清楚?又到哪儿去找证据呢?让我去找皇太极核实吗?”

侯恂和乔允升都不说话了,他们其实也不知道说啥,或者说,都明白该少说话比较合适。

申用懋又走到乔允升面前:“吉甫兄,你与家父同朝为官,你我也相交多年,难道你就这么看着我往火坑里跳?”

乔允升今年七十三,万历二十年的进士,在明末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

他在民间的名声很少,出身清贫的他为官廉洁,奉公守法,任职地方时当地百姓无不称颂。

能力上乔允升更没什么问题,他做过三省巡抚,军政民生学政各方面都做得没什么毛病。

更难得的是,这人很会审时度势。万历末期,东林党被楚党、浙党、齐党共同攻击,乔允升身为东林党人没有选择改换码头,却也知道东林党会有来日,于是选择称病辞官躲风头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