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说道:“刘老先生你说的元气,是人心是道义,这当然是很重要的,但这些都属于上层建筑,需要有物质基础才能撑得起来。”
“就好像大明的军队战斗力为什么弱?除了一部分将领无能,就是朝廷三十年不发饷,士兵们吃不饱饭,没有新的装备,如何能挡得住皇太极他们?”
“士兵快饿死了,你还提什么道义和忠心,这不太现实吧?同理,如果大明的经济基础一塌糊涂,作为上层建筑的人心道德也肯定都是混乱的,你的气也养不起来。”
刘宗周听后沉默片刻,当年被罢官后,他闲居七年,敝衾破缶,衣食不继,靠借钱才能吃饱饭,着实了解了一番民间疾苦,对这段话有深刻体会。
人在快饿死的时候只想一件事,吃饱了才能想别的事。
刘宗周捋了捋胡子,说道:“仓廪足而知荣辱。陛下所言极是,那这气一元论的气又如何是根本呢?”
朱由检笑道:“因为方密之说的这个气不是普通的气,是物质的气,是客观存在的气。”
“嗯……刘老先生,朕先问你,你觉得这世上有客观存在,不被任何观念影响的真理吗?”
刘宗周问道:“陛下刚刚所说的这个客观存在……何为客观存在?”
朱由检说道:“如同太阳东升西落,不管人怎么想,怎么祈祷都不会改变,便是客观存在。”
刘宗周摇摇头:“那就没有这样的真理。春秋时的道理,到了秦汉就不一定是对的,所谓真理,也是因时而动,因人而异。”
“老夫以为,这客观真理不存在。”
朱由检笑道:“那刘老先生,你觉得你这句话是客观真理吗?”
刘宗周说道:“当然……”
忽然,刘宗周愣住了。
如果“客观真理不存在”这句话不是客观真理,那么自己就承认了“客观真理是存在的”。
所以自己为了证明“客观真理不存在”,就必须把这句话变成客观真理。
一根筋变两头堵……不,或者说,只有客观真理存在,问题才能解决。
换言之,这世间真的存在一个客观真理?
不是孔孟之道,也不是阳明心学这种可以被随意解释甚至曲解的学说。
是跟太阳东升西落一样,亘古不变的道理!
刘宗周一下子感到后脑勺痒痒的。
“那……陛下,如此说来,确实有一个客观真理了。但这跟气有什么关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