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这是十六岁吗(第1页)

能做到中央六部的人,哪个不是多年的人精?哪里有读不懂空气的?

朱由检刚刚又是说内阁席位,又是提先帝陵寝,摆明了就是告诉刘鸿训:想要入阁,就得在预算上让步。

到这一步,朱由检算是摸清了大明官场的一个要害,也是他身为皇帝最大的一个特权:人事任免权。

人事即政治,在哪朝哪代都是最要紧的权力。

这年头谁当官都是为了发财,但如何发大财,靠的就是手中的权力,权力越大,拿到的钱也越多。

理论上皇帝权力最大,拿的钱也该最多,但实际上官僚们在实际操作中拿走了最多的油水,留给皇帝往往只有那么一点,在王朝末年更是如此。

可无论底下的官员如何撒野,皇帝终究把握有两个特权:最高解释权和最高人事权。

只要灵活运用得当,没什么狗是养不出来的。

之前日讲中,朱由检是摸到了一点最高解释权的门道,人事权这方面他一直懒得用,如今也算歪打正着。

这一招也是朱由检从导师身上学来的。当时实验室里有三个师兄,在经费上都有些不老实,导师为了分化他们三个,故意拿出一个大项目的负责人位置出来,说要从他们三个人中选。

为了当上这个负责人,三人开始互相揭发对方,还拿出了新项目的方案,各个质量上乘。

那时朱由检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在更大的,不均衡的利益面前,是可以背叛一切的。

朱由检这回也是一下子摸到了刘鸿训等人的麻筋。

朱由检听到刘鸿训愿意在预算上松口,笑道:“哦?爱卿刚刚不还说,二十万两是少不了的吗?”

刘鸿训立刻说道:“陛下,先帝陵寝丧仪花费虽然巨大,但有一部分都用在了臣等的开销,如视山陵的差旅,探查宝地等等。”

“如果可以缩短一下这个行程,其它地方也节省一些,肯定能省出一笔银子来。”

在场的官员们是听出来了:这位礼部侍郎是要扣掉一点官员们的油水,来换取朱由检的好感,铺平他入阁的道路。

真是太想进步了。

这次故意要在先帝的陵寝上找事,就是东林党对朱由检否决自己裁撤驿站建议的一次“报复”。

同时还要拿捏住预算开销,不许朱由检有钱能去恢复京营。

换做以前,刘鸿训肯定是全家的户口本都要被喷死的。

可眼下内阁席位空虚,东林党与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