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各为其主(第1页)

得知张献忠派人过来,卢象升他们立刻上楼。

张献忠的使者是他的谋士汪兆龄,此时正站在雪地里,身后还有几个人拉着两车粮食。

“在下汪兆龄,求见卢大人!”

卢象升问道:“你们来干什么?”

汪兆龄道:“大人可否让我到城上谈一谈?”

卢象升本要拒绝,但吴三桂说道:“大人,让他上来看看到底有什么话,说不定能打探出一些消息来。”

看到吴三桂这样说,卢象升也只好同意下来。

等汪兆龄一个人被吊上来后,卢象升端坐在椅子上,说道:“听汪先生的口音,不像陕西本地人。”

汪兆龄作揖道:“不错,在下是安徽桐城人。都说乡音难改,大人貌似也是那边的?”

卢象升点点头:“南直隶。”

汪兆龄:“原来是江苏人士,那你我可算是半个同乡了。”

卢象升:“不用攀关系了,汪先生有话请直说。”

汪兆龄看他这样,也不再拐弯抹角:“大人应该明白,你们这几千人是已经出不去了,我们大王派了两万人在外面,还有三千蒙古察哈尔部的骑兵伺机待命,兵精粮足,天罗地网。”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一点大人应该明白吧?”

卢象升捋了捋胡须:“你跑上来,就为了说这些废话吗?”

“汪兆龄,你们若是真有本事攻城,怕是也不会拖到现在了。怎么,张献忠心急了吗?”

汪兆龄神色一变:“你……”

其实还真让卢象升说着了。

这能冻死人的严寒对城内的明军是煎熬,但起码有个能御寒的地方,加上卢象升宁可自己饿肚子也不抢百姓口粮的行为,让米脂百姓愿意让出御寒的衣物和民房给他们。

可是在野外布置包围圈的农民军就遭了罪。连着几天下来,冻坏冻死的人不在少数,许多部队纷纷表示受不了要求撤回去。

张献忠手底下的队伍本来就是不同农民军组合到一起的,山头林立本来就不好控制。

如今因为这个守城的事情也闹得不可开交。

至于那些蒙古人,他们更是为钱来的,不喜欢打什么消耗战。

虽然现在他们还是大优势,张献忠也依然有能力可以一口吞下这里的明军,但胜利的成本一旦上升他还是心疼的,所以才会派出汪兆龄来劝降。

汪兆龄质问道:“卢大人不要自视过高,你们以为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