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好心(第1页)

凤阳失守案尘埃落地,杨泽与颜容暄斩首,原本被当成罪魁祸首的杨一鹏则重回凤阳任职。

这一结果让留都着实热闹了几天,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位陛下的行事风格,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尤其是对凤阳沦陷的定性上,朱由检一句“官逼民反”更是出人意料。

体恤百姓是谁都会说的,但皇上这回完全将过错归因到老朱家,准凤阳免税三年,还表示如果当初参与造反的百姓愿意自首,仍许回家该干嘛就干嘛。

朱由检陛下为了表示自己真的不介意祖坟被那些乱民刨了,公开宣布:高迎祥没伏法,天下没安定之前绝不重修受损的皇陵。

这些举措虽然真的让百姓们感觉这皇帝确实厚道,但其实还是会引来很多人的不安。

凤阳怎么说也埋着朱元璋父母,也就是你朱由检的祖宗,你完全不当回事,太不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观念当一回事了吧?

而且你既然说错在老朱家,你倒是下一道罪己诏啊。

在朱由检眼中,这些话都是屁话。

其实从本质上说,朱由检当了两年大明皇帝,穿越而来的他却还是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前世在红旗下长大的他,觉得皇帝是不该有的,拥有特权是要被批判的……

在百官看来,天下人集体供奉一姓之荣华富贵是自古以来的规矩。所以死伤上万民夫进山伐木,又耗费上万两银子送到京城,就为了给皇帝盖大房子完全没问题。

但朱由检觉得这事简直荒唐。

有这个钱,用来养军队打皇太极不好吗?再不济让百姓吃饱饭,少几个造反的人也善莫大焉。

还有些大臣劝他不要给卢象升等人那么多自主权,皇帝就该事必躬亲,广开言路,多听谏纳。

可朱由检前世作为一个理工科高级知识分子,最烦的就是“外行指导内行”那一套。

打仗的事他不懂,所以交给懂的人有什么不对?只知道瞎指挥不是完蛋得更快吗?

有些大臣一去军营,连战场上旗语都未必看得明白,还让自己跟他们一起胡闹,朱由检怀疑他们到底读书读出了什么。

所以他跟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想法和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拿这次凤阳大案的结果来说,不少人都用帝王心术和权谋的角度去解释朱由检的行为。

当下的主流观点以为皇上这是收买人心,打击南京官员集体,收拾马士英是为了杀鸡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