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不解道:“这话什么意思?朕为何不能见袁可立?”
陈奇瑜有些无奈。
事实证明,朱由检陛下在政治上还是比较菜的。
袁可立是历经万历、泰昌、天启三朝的元老重臣,军政界的大佬。
朱由检就不想想:这样的大佬为什么不继续做官,反而退回老家了呢?
答案还是那两个字:党争。
跟孙承宗一样,袁可立在前方打仗,魏忠贤和东林党在后方开战,袁可立的态度就是谁也不帮。
在当时的环境下,谁也不帮往往就是谁都得罪,所以两边都不喜欢他。
但因为袁可立实在太强,所以两边都想拉拢他。
魏忠贤想让袁可立去南京当户部尚书,或者来京城做兵部尚书。
而东林党下手更快,当时的领袖之一高攀龙给袁可立写了封信,说自己希望隐退,让袁可立来接手东林党。
按理说写信就写信,结果这封信的内容不知道怎么就公开了……加上高攀龙与袁可立是同一年的进士,所以魏忠贤很自然地觉得袁可立已经投靠了东林党,于是党争的战火终于还是烧到了袁可立的身上。
一来二去的,袁可立愤而致仕,多次表示绝不出山。
说到这里,陈奇瑜叹息道:“当年先帝想给致仕的袁军门加封太子太保,袁军门也拒不接受。”
“如今他儿子被福王一党牵连,袁军门的发妻病重,临了唯一心愿就是能见儿子一面,若非为了完成发妻心愿,恐怕他也不可能来南京找陛下要这个恩典。”
朱由检揉了一下鼻梁。
感情又是自己那个便宜哥哥和魏忠贤给自己挖的一个坑。
你们两个得罪的忠臣也太多了吧?
朱由检又想到了什么,问道:“朕这次让崔呈秀他们来主持恩科,袁可立肯定也不高兴吧?”
陈奇瑜犹豫片刻,然后点点头:“袁军门之前是御史,在地方做推官的时候,其名可比海瑞海刚峰,陛下进来的任命,袁军门知道后想来……一定有很多肺腑之言。”
朱由检虽然不太熟悉历史,但海瑞是和包拯齐名的清官这个事他还听说过。
这袁可立能跟海瑞相比,恐怕真是个敢说敢做的,从拒绝接受太子太保一点来看,袁可立对老朱家没有怨念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对大明朝失望的老臣大臣,何止是一个袁可立呢?
大明在经过世宗、神宗、熹宗几代的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