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东出(第1页)

锦州城内,朱由检难得睡了一个安稳觉,但一睁眼就又面对许多问题。

首先是大凌河城那边传回了消息。吴襄在回复里写:城中众人得知锦州东风大炮的威力后,上下如狂,军民士气大振。然后就是一些仰赖陛下天恩一类的恭惟,最后才说大凌河城外的金军有收缩迹象,城防修筑工程顺利不少,定能守住这个锁钥重地。

这本来应该是个好消息,但配合第二件事就不是如此了。

后金停止了攻城的举动,但也没有走,反而在城南和城西有行动的迹象。

“建奴这是想继续利用杏山堡围困锦州,不过是改变了方向而已。”

军议上,袁崇焕指着地图说道:“他们想要在我们南面截断援军,让我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孙传庭皱眉道:“如此说来,北面的广宁也会有敌人?”

袁崇焕说道:“不错,想对锦州围点打援的话,他们这一万多人远远不够,只有让广宁方面也出兵,甚至是放弃松山堡和杏山堡两地都押上来。”

陈奇瑜算了算:“这么一来,他们发动四万甚至五万人都有可能啊,太下本了吧……”

话到一半他就不说了。

皇帝就在锦州,皇太极他们能不下本吗?

袁可立捋了捋胡子,说道:“建奴以前作战,最多两万人就足够攻城略地,不可小觑啊。依我看,锦州也必须主动出兵打破僵局才行。”

文官们也纷纷点头,对这个想法表示同意。

吴三桂出列,对朱由检道:“陛下,臣愿意出城与建奴一战,带兵驰援大凌河,挡住宁远敌军!”

锦州北部几乎都是高山,后金想从广宁派兵过来,就必须通过大凌河城。

换言之,这场大战的第一个拳头,不是落在赶来支援的勤王军身上,就是先落在大凌河城上。

吴三桂这么积极,除了杀敌报国心切,还有就是因为守在大凌河城里吴襄是他亲爹。

朱由检当然知道这个事,于是向袁崇焕问道:“袁卿,这个安排应该没问题吧?”

袁崇焕沉思片刻,说道:“陛下,臣明白小吴将军的忠孝之心。但臣以为似乎应该先集中兵力,与正在赶来的满桂前后夹击。”

“只要消灭城南的建奴,夺回松山和杏山,再去支援大凌河城能够更加从容。”

吴三桂急了:“都督这样算得不对吧?那可是一万多的建奴大军,外加松山、杏山两个易守难攻的堡垒,要打多久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