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传功阁的新注解(第1页)

传功阁的木门推开时,带着陈年木料的沉香,阳光透过高窗斜斜洒下,在积着薄尘的书架上投下光柱,光柱里浮动的尘埃,像是被惊扰的时光碎片。阁内静得能听见书页翻动的轻响,一排排书架从地面抵到屋顶,上面摆满了泛黄的拳谱、掌法抄本与吐纳术典籍,书脊上的字迹有的已模糊不清,却仍透着三一门数百年传承的厚重。罗恩手持一支狼毫笔、一叠洒金宣纸,缓步走在书架间,目光扫过书脊,最终停在存放基础功法的区域——这里的典籍最是破旧,却也是弟子们入门后最先接触的“根基”。

他抽出一本封皮写着《裂山拳》的抄本,书页边缘已卷起毛边,上面用朱笔、墨笔写满了历代弟子的批注:“第三式‘裂山击’练完,手臂酸痛难忍”“炁从肺经转肝经时,总像被卡住”“强行催炁,反而练得经脉发涨”。罗恩指尖拂过这些批注,见闻色霸气悄然展开——不是用来感知生灵的锐利,而是化作极细的“洞察之丝”,顺着书页上的招式图谱游走,瞬间便勘破了症结:《裂山拳》第三式转第四式时,要求炁从手太阴肺经“直灌”足厥阴肝经,可这两条经脉本就呈“斜向交错”,强行直灌如同让水流逆着河道转弯,自然会滞涩、伤脉。

他将宣纸铺在案上,狼毫笔蘸饱墨汁,在《裂山拳》图谱旁写下注解:“第三式‘裂山击’转第四式‘崩石落’,炁走肝经易滞,非炁不足,乃路径有误。可从‘中府穴’(肺经起点)迂回,沿‘云门穴’转‘期门穴’(肝经要穴),虽多行半寸,然炁流顺经脉弧度而行,无卡顿之苦,且掌力收放更稳,势增三分。锋刃组弟子练此式,可重点体会‘迂回时的炁息收束’,免伤手臂经脉。”

写完,他又抽出《流云掌》抄本。这是三一门弟子练得最多的掌法,却总有人抱怨“掌风虽柔,却难挡硬招”“变招时炁息接不上”。罗恩翻看至“回风拂柳”招式,提笔注解:“‘回风拂柳’重‘柔’,却不可无‘刚’。掌力收势时,可留三分余劲于‘劳宫穴’,遇敌突袭时,余劲可瞬间化作‘点劲’,破敌防御;变招前,先以鼻深吸一口气,炁沉丹田,再随呼气转掌,炁息便无中断之虞。辅元组弟子练此式,可借‘柔劲’练控炁,日后疗伤时炁更稳。”

随后是《基础吐纳术》,抄本里只写着“每日寅时练气,吸气三息,呼气五息”,太过笼统。罗恩批注:“吐纳非一成不变,需应时而调。寅时(凌晨3-5点)天地间阳气初升,可多吸少呼,吸气四息,呼气三息,助阳气入体;子时(深夜11-1点)阴气盛,宜多呼少吸,吸气三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