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四章佛陀4
前言生存世间不‘念佛’如入宝山空手回
梦灵的婆婆比公公的文化水平高,曾当过小学教师,后来又转行在乡政府广播站当过广播员。梦灵先打电话把婆婆叫出来,详细问了公公现在的情况后,知道没事,才引经据典地跟她沟通了婆婆在护理公公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自从梦灵打算帮助公公走好最后一段路后,她就开始着手准备一些有关临终前的关怀的重要信息,希望能充分利用这些准备让公公轻松地活好剩余时光,轻松安详地走好。
一位近七十岁的女士,名叫艾蜜莉,罹患乳癌已经到了生命终点。她的女儿每天都会来探望她,两人的关系似乎很好。但当她的女儿离开之后,她几乎都是一个人孤零零坐着哭。因为她的女儿完全不肯接受她的死是不可避免的,总是鼓励母亲往积极方面想,希望能藉此治好癌症。结果,艾蜜莉必须把她的想法、深度恐惧、痛苦和忧伤闷在心里,没有人可以分担,没有人可以帮助她探讨这些问题,更没有人可以帮助她了解生命,帮助她发现死亡的治疗意义。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与别人建立无忧无虑而真心的沟通,其中又以与临终者的沟通最为重要。临终者常常会感到拘谨和不安,探视临终者应尽量保持自然轻松,泰然自若。临终者常常不说出他们心里真正的意思,亲近他们的人也常常不知道该说或做些什么,也很难发现他想说什么,或甚至隐藏些什么。有时候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因此,要紧的是,用最简单而自然的方式,缓和任何紧张的气氛。
一旦建立起信赖和信心,气氛就会变得轻松,也就会让临终者把他真正想说的话说出来。温暖地鼓励他尽可能自由地表达他对临终和死亡的想法、恐惧和情绪。这种坦诚、不退缩地披露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临终者顺利转化心境,接受生命或好好地面对死亡。必须给他完全的自由,让他充分说出他想说的话。
当临终者开始述说他最私密的感觉时,不要打断、否认或缩短他正在说的话。末期病人或临终者正处于生命最脆弱的阶段,倾听,静静地接受会创造一种一种开放、安详的宁静,让他感到已经被接受。
在生命的所有严重情况里,有两件事最有用:利用常识和幽默感。幽默有惊人的力量,可以缓和气氛,帮助大家了解死亡的过程是自然而共通的事实,打破过分严肃和紧张的气氛。因此,尽可能熟练和温柔地运用幽默。
不要用太个人化的的观点来看待事情。临终者可能会把近视者当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