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则兼济天下 卷首语:
达则兼济天下语出《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后人习惯先“达”而后“穷”,并改“兼善”为“兼济”,尚不失孟子原义。
思想史上流行的观点认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作为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体现,前半句表达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而后半句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与出世境界。不过,“文本史”的角度讲,这个说法是有明显缺陷的:如上所述,这句话原出于《孟子》,本与道家无关。而道家或老或庄,似乎都没有说过“善(无论独善兼善)其身”之类的话。相反,本来意义上的道家是主张“绝仁弃义”解构道德而追求无是非无善恶的“逍遥”境界的,它并不强调个人道德修养。说前半句是儒后半句是道,似难以服人。
但如果把“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道德含义除去,而只把它们理解为“有为”与“无为”,则这句话(不仅是后半句)又成了纯粹的道家思想。
如果得志,要造福于天下百姓。即使不得志,也要洁身自好,所谓“独善其身”在这里就是“穷不失义”,去作“逍遥游”; “修身见于世”,道家主张“顺其自然”,以“逍遥游”的态度对待世事,“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把一切矛盾都化解为虚无,化解在庄生梦蝶、蝶梦庄生、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玄谈中。
第四卷 第一章 活出自己的人生
在灵心家园里,林灵接待了一位年过四十的女士,这位女士穿着打扮一个就知道是个知识分子,但面容憔悴,满脸愁容,由于之前有预约。梦灵知道她姓张,一进门,张女士的话就像开了阐的洪水,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很明显,她需要把压抑已久的情绪宣泄出来。
梦灵时不时地点着头,间或简单地应答一下。表示她在用心地倾听。尽量不去打断张女士的叙述。
原来,张女士一家四口跟公公婆婆还有小叔子家的一个小男孩贝贝生活在一起。张女士家房子还算宽裕,但最让她受不了的是她的婆婆太过强势,什么都要管。让她受不了,她在家中觉得透不过气来,跟老公说吧,老公自己一摊子事,欠了一屁股债,她也不想再让他烦心,能忍则忍了,但自从公公诊断出胃癌晚期以来,家中矛盾激化。婆婆整天唠叨个不停。总是在张女士面前说她怎么怎么劳累,腿也疼,胳膊也疼,快受不了了。张女士就劝婆婆把小叔家的孩子贝贝送回去,让贝贝的爸妈自己带。婆婆却说孩子的叔叔婶婶工作忙,没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