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海军十年建设计划(第1页)

说起中国的海军,自从郑和下西洋,经过明清两朝海禁,中国海军就一落千丈。到北洋水师建立,通过大量购买外**舰,中国海军第一次有了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海军,这支舰队大概就和后世的印度一样,都是向外国采购的舰队。可惜好景不长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海军再次沉沦。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设海军部,黄钟瑛任海军部总长,汤芗铭任海军部次长兼北伐海军总司令。4月,临时政府迁北京,增设海军总司令处。改任刘冠雄为海军总长,黄钟瑛为海军总司令。至次年7月编成第1、第2舰队和练习舰队,共有舰艇40余艘,总排水量约4万吨。对清末主要海军学堂进行部分调整:将江南水师学堂改为南京海军军官学校;福州船政学堂分为制造学校和马尾海军学校;烟台海军学堂、广东水师学堂分别改为烟台海军学校、广东海军学校;改水师练营为海军练营。

不过新兴国家的气氛使得袁世凯尚有企图心想要重建一支稍具规模的海军舰队,所以在民国二年提出包括有八艘战斗巡洋舰与四十艘潜水艇,总预算三亿银元的“十年海军扩张计划案”。设若这份计划能够执行,中国海军拥有水下兵力的时间至少提前四十年;不过以当时政府的财力,连清末订造军舰的尾款都付不出了,更惶论三亿银元。而在袁世凯称帝不成病死後,中国进入军阀割据及以陆战为主的内战时代,更没有钱与心力来执行这种看来非当务之急的计划,加上列强的武器禁运政策,于是中国海军发展进入停滞期。

1917年7月,海军总长程璧光、第1舰队司令林葆怿率“海圻”等7艘舰船,由吴淞南下广州,与先期到达广州的“海琛”巡洋舰连同原驻粤2艘舰艇和后来抵粤的练习舰队之“肇和”巡洋舰共11艘舰艇参加护法。从此,海军分裂为北洋政府海军和广州革命政府海军,以后又出现张作霖的东北海军。

现在刘先俊提起重建海军的事,徐世昌确实比较头疼,现在的北洋海军也就几条破船而已,这建设海军可不是容易的事,徐世昌小心翼翼的问:“先俊有什么想法?”

“我要用十年时间建两个强大的航空母舰舰队,纵横四大洋!”

“航空母舰?”

“是的,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是一项战舰上装飞机的新技术,英国已经有三艘航空母舰在建,日本、美国也会很快拥有自己的航母,在这项新技术上,我们不能落后。我会建造比英国更为强大的航母,我们要发展强大的海军,不能走西方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