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护国大潮(一)(第1页)

迪化,本是个远离政治中心的偏远城市。然而,这两年却俨然也是全国关注的重点城市,尤其是新疆将军刘先俊的一点一滴生活逸事,也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为此,上海的几家大报纸还在迪化派驻了专职记者,比如北京的《国民公报》、上海的《时报》、《申报》、天津的《大公报》等。从此,报纸上时不时也出现些新疆的新闻,比如说新疆哪里又建成个炼钢厂,哪里的棉花产量又创亩产新纪录,也有关于老百姓生活的,比如上海的《时报》就连续刊登了一位移民怎么拖家带口迁到新疆,最后依*种植棉花致富的报道。这期报道就引起了当时许多人的关注,他们纷纷来信询问,以至于《时报》不得不另外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说明如何移居新疆。

当然更娱八卦的则是那位新疆将军刘先俊,当然,这时现在的叫法,以前都是叫都督的,袁大总统后来统一换了叫法。听说刘大将军在青岛时遇到一位德国公主,那位德国公主对年青英才华横溢的刘大将军一往情深,可惜将军他无暇顾及儿女私情,枉负人家一片深情。

刘先俊此时就在看报,对这些花边新闻他只能一笑了之,民国的新闻可是非常自由的,他可不想做个暴君。不过茜茜小姐确实善良可爱,经常来都督府找他,美名其曰学习中国文化。但刘先俊其实大多时间都在忙于公事,十有**反而落空。

拿起另一份报纸,刘先俊很快就被吸引了,是梁启超的一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这段时间杨度、刘师培纷纷抛出鼓吹帝制的文章,袁世凯的宪法顾问古德若还抛出《共和与君主论》一文,关于国体问题的争论日益激烈。

进入十月份,北京的复辟帝制活动也进入**,各类的劝进、请愿活动层出不穷,什么妓女请愿团、乞丐请愿团等等花样百出。各地督军也纷纷表忠心,拥护帝制,连报纸上也突然转变风向,声称各地都支持帝制,一时似乎帝制已是深入人心。

在这帝制甚嚣尘上之际,唯有迪化是岿然不动的。迪化将军刘先俊既没有表态反对,更没有向其他地方一样表示衷心,就连袁世凯发来所谓征求民意的来电,也只是称顺应潮流而已。迪化的商民似乎不知道北京的这番热闹,连报纸也很少报道这方面的话题,果真就象个不关心中央政治的边陲小地方。不久,所谓国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各地代表1993人居然一致通过推戴袁世凯称帝。

经过请愿、选举、推戴几步后,12月12日,袁世凯终于宣布称帝,历史开了一个大大的倒车。

过几天就是公历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