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巡阅使公署,刘先俊正在后花园悠然的看报纸。今天天气真好,北疆的阿勒泰还是白雪皑皑,这里已是春和景明。远处塘边的柳树轻拂着和煦的春风,园子里最多的还是杏树,红的、黄的、白的花开满树丫,让人以为这还是在江南水乡。城里的人们脱掉冬日的大衣,心情都舒畅起来。刘先俊的心情也非常舒畅,随着西北军果断收复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俄国政府强烈抗议中国违反1913年《中俄声明》和1915年《恰克图协定》,认为这是对俄罗斯利益的极大侵害,强烈要求中国政府恢复蒙古的自治地位,要求协约国进行干预。应俄罗斯要求,英美法对中国方面的武装行为表示不满,要求中国尊重蒙古人民的选择,立即无条件撤军。日本则直接威胁说中国这种做法是对协约国**裸的挑战,警告协约国将以武力解决问题。德奥则发表声明称蒙古问题是中国内政,列强不要干涉中国内政。
但国内舆论则成一边倒,各大报纸发表热情洋溢的评论,赞扬西北军的军事行动,称其意义甚至超过了左宗棠收复回疆,是中国百年来的最大一次胜利。北京、上海、广州许多地方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反对协约国集团的干涉。此时,南方各省要求恢复民国约法的呼声愈来愈强,孙中山及南方各省督军联名通电要求中央政府明确废除《中俄声明》和《恰克图协定》,支持收复蒙古和唐努乌梁海。面对国内国外迥然不同的反应,段祺瑞政府看来真的陷入两难境地。
正享受这明媚的春光,新任勤务兵马步青过来:“报告巡阅使,北京有特使前来!”自从马步芳被派到军队中,马步青就接替哥哥继续这份勤务兵的工作了。来人由卫兵陪着,带着大礼帽,待走进了,揭下帽子,却是一位三十多岁的汉子。刘先俊不认识,那人一抱拳,自报家门:“巡阅使,鄙人徐树铮,受段执政之托,前来和巡阅使议事!”
刘先俊吃了一惊,这徐树铮是段祺瑞的得力助手,现任国务院秘书长,乃是段祺瑞集团的心腹,这次亲自来迪化,看样子确实比较棘手。
两人到客厅坐定,刘先俊客气一番:“徐秘书长来迪化,真是西北人民的荣幸啊,我西北还没有招待过中央如此大官呢,要按从前的说法,您可是钦差大人呐!”
徐树铮急忙回答:“刘巡阅使太客气,您为国家立下赫赫功勋,徐某钦佩不已,现在京城上下提起刘巡阅使,哪个不是钦佩万分!从日本人手里夺取青岛,从俄国人手里夺回蒙古,以后就是一万年也有人记得啊!这次段执政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