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开往迪化的列车(第1页)

就在川军入黔。袁祖铭逃往云南的同时。北京的政治斗争更加激烈了。

辛亥革命后,共和甫立,西方的代议制第一次在中国落地。革命党为限制袁世凯独裁**,颁布《临时约法。国会成立后,处处掣肘政府,弹劾阁员,袁世凯借二次革命驱逐国民党议员,解散国会,修改约法。袁世凯帝制覆亡后,各派政治势力又掀起新旧约法之争。国民党、进步党急于分享反帝制果实,未充分认识到约法的缺陷,一味要求无条件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段琪瑞为了实现南北统一而作出让步,《临时约法》再次恢复,府院之争贯穿始终,国会弹劾、倒阁政潮不断,对德参战问题使各方冲突达到极致,各省督军纷纷独立,要求解散国会,修改约法。然而,恰恰这部约法又没有赋予行政系统解散国会的权力,黎圆洪只能非法解散国会,张勋乘机复辟。

段祺瑞平定复辟后,不愿再受国会约束,另组建由自己完全掌控的安福国会。此举遭到以护法为己任的国民党议员坚决反对,他们南下广州,另立政府,另行召集国会,中国从此出现两个国会。南北分裂。安福国会一直处于合法、非法之争的漩涡中,新任大总统徐世昌为再次实现南北统一,倡议召开南北和谈但南北在新旧国会问题上很难达成共识,以和谈完成统一的努力终成泡影。

120年直皖战争爆发,此次战争由于刘先俊尚在俄国。没有干涉。直皖战争以皖系失败结束。受皖系控制的安福国会被解散。大总统徐世昌根据112年颁布地《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开展新一届国会的选举。但此次选举依旧受到护法军政府抵制而效果并不明显。

随着西北军实力的增强和刘先俊影响力的扩大。北洋旧有军阀越来越感到压力增加。鉴于刘先俊在全国的威望。军阀们不敢公开进攻西北军。除了利用四川军阀内战打击亲西北力量。在经济上进行打压。他们还重新做起国会文章。以恢复国会引诱。威逼国会修改了《总统选举法》和《国会组织法》。《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必须年满45岁。变相剥夺了刘先俊参选总统地权利。幸好另一项把副总统年龄限制在35岁的提案被否决;《国会组织法》还剥夺了新加入的蒙古、外东北等新领土的议员代表名额。同时还修改议员名额分配。使西北地区地代表名额反而减少。而这一切所作所为。大大激发了迪化和西北之间的矛盾。随着总统选举的日益临近。双方矛盾日益加深。

北京火车站。一声长笛。开往西安的火车缓缓启动。一名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拖着一个硕大地行李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