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隆的解读已经比较切中实际了。
可泰玉作为项目负责人,哪怕睁眼说瞎话,也不能这么来,他摇摇头:“我说的只是最简单的逻辑,里面还有很多细节,不能轻易定性。”
库隆才不理会这个,继续按自己的理解来:“你现在做的,就是找到之前的标准规制,让大家回归正常状态?”
泰玉失笑反问:“回归正常?什么是正常?”
没等库隆回应,泰玉便摇头道:“对‘荣军院’里绝大多数而言,你们习惯的‘制式阵列’就是正常的。就像在岩层深处的‘巨噬熔螅’,你给它们说这种高温高压极端环境不正常,它们一定把你先吞为敬。
“同理,你们既然已经习惯了这种歪七扭八的‘制式阵列’,而现实中也没有了‘璇晶阵列’,也没法再为‘分迁人员’搞什么‘百年序列’,过往规制什么的还重要么?我倒觉得,如果真用‘孽劫世’时代的原版‘强化加持区’强行套用,大家只会死得更快。‘规则差’的存在和冲突,比什么武器、畸变都来得有效。”
库隆想到这几日实验期间那两位去世的“参与实验人员”,哪怕心里面觉得那两人其实是解脱了,却也不免点头。
泰玉想了想,还是更进一步解释:“现在实验要做的,并不是套用什么标准,而是将你们,起码是那些高危状态的‘畸变者’,从扭曲且不稳定的‘规则环境’中,一点点释放出来,逐步调整适应。嗯,就是从‘规则层’开始变化,逐步下渗调节‘过渡层’‘物质层’,让一条拧死打结的‘毛巾’重新铺展开,重新吸注水分,有什么破损的地方,再打个补丁……说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库隆“嘿”地笑起来:“说来也不容易啊。”
泰玉也笑,继续道:“如今实验的重点是:两边的‘加持区’,要有差别,又不能分得太开。后面新建的这处,不只是目前的‘参与实验人员’,那些在‘隔离区’艰难维持状态的,如果实验进程顺利,最好也都转移到这边。这就需要逐步调整调和两种不同的‘规则环境’,以完成对接……”
这回库隆觉得自己真明白了:“所以你才点老宫的将,两种‘规则环境’的调和,他的《脊界图景》搞这一套还是可以的。”
泰玉却是摇头:“他不行。”
“哈?”
“宫周校官其他的还可以,但他在旧有规则环境中呆的时间太长,哪怕现在适应了一些,仍然缺乏相对超然的认知,想要精准调和,基本不可能,也就是做个支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