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难事,法阵来帮忙。
法阵功能强大,运作简单,几乎可以应付任何需要,实在是居家旅行,为非作歹的必备佳品。
然而所谓的运作简单,是指法阵做好之后单纯的操作控制。在这之前,法阵的研究和布置工作,却是困难无比,又有几个象田天这样的变态能用应用自如呢?
将氢转化成氦,从本质上讲,是非常机械、非常死板的事情。不需要操作者有任何随机应变,只需根据固定的转化过程,将氢分子打散,重新组合成氦而已。
这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利用法阵可以轻易的做到。难就难在氢转换成氦的过程中,有几个阶段很容易出现意外,期间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联系非常不稳定,经常出现极大的波动。一旦转换工作控制不好,极其容易发生爆炸。田天都是用自己超卓的脑力来进行控制,而这正是氢转换速度如此之慢的主要原因。
田天的大脑虽然发达,但主要是体现在运算速度上和灵活度上,在转化氦这种类似体力劳动的方面上,并没有太大的优势。打个比方,博士算术肯定要比小学生好,但是你让一位博士和一百位小学生比赛算数,1+1+1+1+1+1……..一百个小学生加起来数的数,绝对比博士大!
因此,一些简单的方法和手段,却可以凭借数量取得巨大的优势。与其浪费田天的脑力,不如找些简单的代替品,效果更为明显。
深知这个道理的田天,只想了一会就找到解决的方法:“自己亲自动手多麻烦!我可是修真的电脑程序员啊!让程序来帮我干活就好了!”
田天再次躲进了卧室之中,开始了氢氦转换程序的研发。后来,所有人都知道田天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在卧室里研究东西,更有好事儿的人送给田天一个“卧室发明家”的外号,称田天本人比较懒,只有躺在床上,才能灵感迸发,思路更新不断。田天对此一笑而过,自己只是贪图卧室的安静而已,哪有那么多说道。
氢提取装置的成功,让田天有了借鉴的目标,构想出一个氢氦转换器的方案。转换器内部放置若干转换法阵,利用反八卦的顺序排列。法阵是田天专门定制的,专门用来分解氢分子,并把分解出来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氦。氢氦转换器有一个接口,用来和月光连接。月光实时监控飞船的离子引擎,根据离子引擎的功率输出,判断所需要的燃料数,随时对氢氦提取器的运转速度进行调整。
月光号上没有机床,不能加工紧密的装置部件,田天只能用光剑粗糙的加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