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修行(第1页)

“既然明了根本,那么剩下的就是静修了,如今正好你也需要休养,就不要乱跑,在洞府里潜修吧”,说罢,师父伸手一点,一点金星闪没,马义脑海中就多了一篇修行体悟。()

其实他家修炼功法的内容,主要就是心斋、坐忘、导引、吐纳、听息、守静、存想、守一、辟谷、服食、行炁、胎息、外丹、内丹等等。而有些修炼功法到了他这个修为,其实早已形成自然,所以师父传下的主要是:心斋、守一、存神、内丹。

心斋,“斋”即清心之义,心斋指内心清虚宁静。《庄子.人间世》:“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意思是说:大道至虚至静,因此人心应当清虚宁静,以合大道。所以道家所讲的真正斋法,不是外表吃素谓之斋,乃指内在的心里干净,这也是道家修养的高妙义谛之所在。

师父此刻特意点出此处,便是指马义心中难做到真正清净。马义一扫而过,心里就是一阵黯然,道家要清净无为,要内心清虚宁静,那他那悔恨、痛苦、执念,却又何解?

眼见师父静静的瞅着他,他眼睛一润:“难不成此世的温暖,真能让自己忘记前世的悔恨?”他涩声道:“师父,人有所执,才有所守,若真能做到清虚宁静,弟子也就不是弟子了”。

师父听闻眉头一皱,片刻之后也是轻轻一叹:“若自己真能清净无为,又何必求这长生,不提也罢”,他一挥手:“往后看吧”。

其后守一,所谓守一,即指意守一处,是一种通过反观内省达到调和形神的内修功夫。《道德经》中的“抱元守一”,《庄子》的“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皆是指道家守一法。这守一法虽然简单,却是道家意守功最基本的方法,其它一切以意守为主的功法,或多或少都包含‘守一’的内容。

只不过在师父传下的‘守一’法中却又更具体了,他强调全部生活的准则与实践的守一,即修行者基本的生活态度与行为要守一(按马义理解就是生活态度与追求要与‘道’相契合);强调修炼中准则与实践的守一,即修行者基本的修行态度与行为要守一(按马义理解就是根本功法不能动摇);强调术法及与之有关的准则与实践的守一,即修行者基本的术法、套路要守一(按马义理解就是别乱七八糟瞎学了,能一门精通就不错)。

第三是存想,又称存思、存神。即内聚精神,不使外游。《天隐子》日:“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存想的意思,原来是存想自己身上的神识,使其稳固守在自己身上,从而可使生命牢固,做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