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之后,周良栋开酒席开的更勤了。大江之上,吃的东西并不算多,唐朝的菜篮子远远没有江枫那个时代的丰厚,但是这鱼却是十分的不错。很多的鱼在江枫的时代都已经绝迹了,而在这个时候,却是随便一网下去就可以收获三五尾。三峡的风情,和江枫见到过得迥然不同。虽然江枫也去过三峡,不过一个大坝让整个三峡最秀美的地方永远的浸在了深深地江水里。
如画江山,那里面是有灵气的。江枫现在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中间的东西都是华夏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的根源。离开了这山,这水,离开了这一草一木,也许还能发展出不同的但是同样灿烂的文明,但是那绝对不是现在华夏的文明了。
什么东西,都要有一个传承。文明尤其如此。所谓破坏容易建设难。在江枫的年代,传统的东西早就丢的差不多了,更多的是一些崇洋媚外的思潮占据了上风。凡是外国来的都是好的,凡是海外留学归来的就高人一等。张口外文流利却不通之乎者也,一提到传统文化,就是保守,就是糟粕。以所谓的小资为荣,拿着一杯咖啡,即使是速溶的都觉得品位高。而在唐朝,这个最开放的时代,同时也是华夏文明的高峰时代,江枫看不见这些。西域的客商多的就是,在一个码头停泊的时候,江枫也见到了一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也有黑人。但是从来没有人认为他们就是高贵的,他们就是高人一等地。相反,所有的人,即使是一个贫民都对自己的民族无比的认同,对于自己的文化无比的自豪。
在这个时代,江枫被震撼了。船一共行了七天。七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就是这七天,让江枫突然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什么现在的人,在修行的时候总是比不上古人。这其中自然有天地元气的变乱地问题。但是不管天地元气怎么变乱。乱的也不过是天地元气的运行规律而已。灵气虽然稀少,但是按照江枫这些天的修行体会来说,绝对不至于连金丹都到达不了。现在江枫明白了,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在原来,江枫曾经取笑过一些中医学院的学生,那是在一次逛书店的时候,他正好碰见了一群学中医的学生。他们是来买教材的,当时江枫正好听见了他们询问营业员有没有白话文的《黄帝内经》。当时江枫还笑这些学生学中医不习古文。但是现在江枫明白了,有地时候,不是古文的问题。不是不学习的问题,而是整个环境都变化了。就说赤壁赋。江枫去过文赤壁的那个地方。别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在江枫去地时候,那个地方只有一个小小的水坑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