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新看李易很重视他的提议,就抱怨道:“可惜这实践号底下两层装满煤炭,我劝陆新少装些,再装一层火炮。这个死心眼儿说什么也不干。” 李易笑道:“陆新当然不能干。他船上用的是粉碎的细煤,许多港口有粮有水,可不一定有煤炭,更何况符合实践号标准的煤炭呢,你就知足吧。对了,这么多重炮,不影响实践号航行吧?” 吴建新郁闷道:“影响不影响能咋滴?这个大家伙其实就是个炮台,对战估计谁也打不赢它,可是人家不和他打想逃走,就它那蜗牛速度,谁也追不上。” 李易宽慰道:“任何事都很难十全十美。这移动炮台用好了,已经逆天了。你还嫌弃人家速度不够快,真速度也快了,那别人还活不活?” 吴建新听了李易的话觉得有理,不由得尴尬的笑了起来。自己确实有些得陇望蜀了,这样一艘铁甲舰,就好像不沉的岛屿。就这么唯一的缺陷,自己还希望补足,真有些太不知足了。 吴建新挠挠脑袋道:“司令说得是。我也觉得这战舰有些逆天。这大家伙载重能力你就一百个放心,安装200多门炮小事一桩。就是甲板如果安放野战炮,就得重新加固。您如果批准了,咱可就照这个样子舾装了。” 李易道:“你和陆新研究好就行,陆新锅炉测试放在第一位,别的必须让步。这船还没到征战沙场的时候。” 吴建新道:“您放心吧司令,这船方不方圆不圆的,船形正能最大程度发挥火力优势。过些天您再去看,保证让您来个大惊喜!” --------- 实践号的惊喜李易没看到呢,先得到了另一个惊喜。 六月二十日,大明礼部尚书何宗彦,到营口求见李易。 何宗彦属于大器晚成。三十六岁才考中进士,可是以后平步青云,很快就登上了代理礼部尚书的宝座。这一代理,就是六年。为什么不能转正?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这人直言敢谏,尤其是参与到立太子的事件中,反对福王上位,敢跟皇上顶嘴。 这就讨人嫌了,万历帝的报复手段就是就不给你转正,你就名不正言不顺的当尚书吧,气死你。 后来礼部薛通得宠,何宗彦居然连这代理尚书的位置也保不住了。 亏得大明和开荒团撕破脸,一场大战,引得朝堂动荡,薛通出逃,何宗彦捡了个便宜,居然把他的礼部尚书履职了,去掉了代理两个字。 这一次何宗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