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节 亡命导游变形记:极端环境下人性会变得多阴暗?(第1页)

有缅甸人问沈星星:我们和中国人做的明明是一样的工作,为什么中国人就能活得那么好?

他指的并不是所有中国人,而是中缅旅行社的团体导游。

这个故事回答了:小人物在金三角的生活是怎样的?以及极端环境里人性的变化有多大?

这个故事里,一个中缅旅行社的小导游因为混的太差,决定做票大的。

可做大事儿是危险的。

*** ***

我熟悉了往山里送货的路线以后,就经常开快车,时常保持在 100 码。这样平时 8 个小时的路程,就能缩短到 6 个小时。

多出来的时间,我会赶往小勐拉,在那里好好玩上几把牌,或者找地方吃顿好的。

一次周末,我到小勐拉的时间早,想去赌坊却发现没带现金,不想找人借钱,只能像学生时代一样压马路。

这边的翡翠一条街很热闹,常见到中国游客手里拿着翡翠,不停地掂量。如果有太阳,他们会放在阳光下仔细端详;也有人自带小手电,用手罩住翡翠,透过手电的强光来观察。嘴里说着我听不懂的专业词汇,和缅甸商家用半熟不熟的英文互相还价。

我甚至见过有一个游客,从包里掏出做工精致的小天平,一家家店地测试过去,就为了买到价格最低,重量最重的翡翠。

其实大部分的游客,连 B 货和 C 货都很难分清。

我混在一群中国游客后面,晃荡起来。

刚觉着无聊,就听到耳边传来一个声音:「这个你要卖五万,不行不行,我最多出五千。」

我赶紧朝着声音出现的地方打望,心里想着:这砍价厉害啊。

砍价的是个中年妇女,正一手拿着翡翠手镯,一手伸出五个手指,朝着店家拼命摇头。

店家是个缅甸老婆婆,用很不熟练的中文,不停地说:「这个颜色很好。」

中年妇女的声音很大,说自己买过很多玉,什么价格一眼就能看出来。老婆婆好像不会其他中文,只是一个劲儿地说手镯颜色好。

后来价格从五千加到一万,又加到两万,中年妇女说:「我看你是个老人家,才特意过来照顾生意,要不卖我就走了啦。」说完就放下手镯,作势要走。

老婆婆犹豫着点头。中年妇女脸上瞬间露出笑容,让老婆婆找盒子给她装起来。

那个中年妇女 40 多岁的样子,瓜子脸,短发撩在耳朵后面,肩上披了一条缅甸特色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