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一讲我对投资决策与操作的一些想法。
我在一家股市咨询公司工作已经是 20 年前的事情了,当时中国股市刚成立不久。入行最初,公司在史家胡同租的办公室,后来又搬到了中南海边上的灵境胡同,就是两间办公室加几台电脑,印象最深的是单位租的车,是中南海的一辆奥迪,司机师傅给领导开过车的。

[图片 1]
那时候中南海也有三产的,那时候入行是不需要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我离开以后的 1996 年就需要资格了。那是一个火热的年代,也是不那么规范的年代吧,可现在呢,规章很多,表面规范了,仅此而已。那时候记忆最深的是司机师傅一着急会在马路上逆行,甚至开上便道,还跟我们吹牛一车上拉过十几个人。现在的读者一定觉得那个镜头很开挂,我们当时却是很羡慕的。
那时候电脑是重要的资产,一般人是碰不到的,所以证券公司里都有大户室,除了独立空间的好处,就是一台独享的电脑了,之所以有如此的特权,就是希望大户们多交易多产生佣金。交易大厅里,则是滚动的报价牌和一排排的交易机器,偶尔有一两台电脑,总围着一群人在那里查询图形,挑选股票,品评走势。好一个熙熙攘攘的 90 年代。

[图片 2]
中国投资者热衷于短线交易,这在全世界都是有名的,原因就在于炒概念,炒热点,却缺乏永恒的稳定盈利的途径。当然,短线总是套住一大批人,所以市场就形成了一个固有的模式,就是波段性的上涨,波段性的下跌。证券交易部外面的自行车数量就成为比较好用的反向指标了。
可问题是,那些随意的,仅凭借着道听途说的只言片语就做出买卖决策,一下子投入自己几个月工资,甚至上年工资的人,一旦离开这个交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