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刘辩闭上双眼,沉到自己的思绪之中。
两位将军和几个士兵,自然是气不过,一个个气的脸色发红,青筋暴起。
茅庐内,陈宫放下竹简,轻捋胡须,道:“书童,可按吾的吩咐去做?”
那书童手中拿着茶壶,扭头笑道:“自然按先生的吩咐去做。不过,把那几个随从气个半死。”
陈宫眉头一紧,语气中带着怒气的说道:“谁让你对那几位随从那般?”
这书童自然熟习先生的脾气,当下跪在地上,哭丧道:“先生,吾再也不敢了。”
“记住,这几位都是身份尊贵之人。要善待”
舒展了眉头,陈宫再次捋了捋胡须,问道:“起童,尔感觉那位公子如何?”
书童带着后怕的脸色站起身来,显然,平时陈宫是极为严厉的。
那书童思索道:“那位公子耐心极佳,同时对先生颇为赞赏。而且此人看起来极为面善,但是他那几个强壮的随从却是有些怕他。”
“嗯,尔观察的还算是不错。”陈宫站起身来,他身着布衣,看向前方的庭院,默默不语。
书童却问道;“这位公子已经第二次来了,而且诚意十足。先生为什么不接见这位公子呢?”
“不能见。再等一天吧。”陈宫说完,再次拿起了竹简,缓缓朗声读了起来。
刘辩端坐在门外,闭目而坐。突然,一缕声音飘然而出,声音爽朗恍若仙音,而且字字都带着一股出尘气息。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刘辩睁开眼眸,嘴角闪现一抹微笑。
“公子,这陈宫在卖弄什么,臣一句也听不懂啊。”刘辩身后这位脸上带有恐怖刀疤的男子,疑惑的问道。
“刘将军,这首便是《离骚》,公台先生咏唱的便是《离骚》中的诗句。在战国时期,有一楚国,楚国之中有一名士,名为屈原。这《离骚》便是出至屈原,屈原本是楚国栋梁,后糟小人陷害,但是仍然想一心报国。屈原此人有大才,却无处使用。他写的这篇离骚便是说他出身高贵,才华绝伦。但是,却不被重用。甚至被流放外地。但是,他仍然想报效自己的国家。”
“那陈宫这是何意?”这位刘将军,跟着刘辩出生入死,也算是刘辩的最为近亲的武将之一。
“不可说,不可说”
刘将军和楚将军以及那几个士兵都是一头雾水。毕竟,要他们这帮武人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