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切!啊切!”刘辩正在坐在御书房里看着大臣们的奏折,突然练练打了两个哈欠。
刘辩轻叹一声,定然是谁又在诅咒我呢。
就在他继续看着奏折的同时,一个身穿轻衫,手拿羽扇的中年人徐徐走了进来。
刘辩听带有脚步声接近,他抬头一看,连忙笑道:“文和怎么直接来了?快来,坐在朕的旁边。”
听到刘辩的邀请,贾诩脸上一喜,连忙走到刘辩对面的卧榻上坐了上去。
“陛下!刚刚宛城张绣来信笺说,此时他已经附送女儿向洛阳赶来,此时应该已经开拨了。”贾诩连忙笑道。见到宛城的张绣来投少帝,他自然是很高兴。此番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宛城,他定然欣喜。
贾诩身为太尉,位居三公之中,掌管刘辩名义上的天下军事。此番,能够节省下的粮草辎重以及兵卒足够攻打徐州陶谦了,怎么能不令他欣喜。
刘辩一听,心中顿时也是一喜。他轻笑道:“朕的妃子已经来了,看来朕也要开始布置婚事了。一会朕便去跟母后说说。”
“呵呵恭喜陛下!恭喜陛下纳妃子!”贾诩连忙双手一合,恭贺道。
刘辩苦笑道:“这个妃子朕可打不过她,以后有朕的苦吃。”
“这个微臣可管不了。对了,陛下,等到陛下纳过妃子之后,一定要将张绣的班底从宛城渐渐移出。将张绣的家人族人全部接到洛阳来住。”贾诩随即说道。
刘辩笑道:“自然,朕怎么能让朕的岳父大人久居那个地方呢?”
贾诩知道这些事情陛下定然已经考虑过了,他也就不在说什么。
“文和啊,此番拿下宛城,以爱卿的认为,下一步朕该如何做?”刘辩随即问道。
贾诩闪动着手中的羽扇,沉思片刻,脸上的表情也随即肃然。他沉声道:“陛下!微臣以为,此时袁绍已经听了陛下的号召去攻打幽州公孙瓒。而在我等势力的周围,除了袁绍,只剩下陶谦的徐州以及关内。”
“陶谦此人,自幼是孤儿,好学,性格刚直,有高尚的节操。后举孝廉,拜尚书郎,授予舒令。后迁幽州刺史,征拜议郎,参车骑将军张温军事,西讨韩遂。后来黄巾起兵徐州,先皇就让陶谦做徐州刺史,大败黄巾军。董卓之乱后,各州各郡纷纷起兵,当时陛下在长安城中,与各处都中断联系。陶谦就派使者到长安去进贡。又迁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
贾诩将陶谦的生平一一列举而出,他随即说道:“徐州此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