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药材炮制比治病的方子更值钱。治病的方子需要治病的大夫郎中准确辩证才行,而病情是千变万化的,这就看治病郎中随证加减的本事了。所以一个好的治病方子,只有识货的大夫郎中那里才卖得出高价。就像倪大夫和封郎中、石郎中他们一样,都看到了中风这个方子的价值,只是在倪大夫眼里可以值一百贯,而在封郎中和石郎中眼里最多只值五贯。
而炮制药材的子就不样了,炮制药材不需要深厚的医学知识,可以说是个人,一教都能学会,而药材是可消耗物,消耗量非常大市场,也就非常大一种有价值的新药。一旦被医家普遍认可,那就会很快推广开,而假如这种新药炮制又是你独家知晓,人们都不得不来找你买,这种垄断便能在短时间内便赚取巨额财富。
乌头.附子是最常用的药材这一而乌头.附子都有大毒,唐初的人基本上还没有掌握这两种大毒药材的正确炮制,所以不敢大剂量使用。很多需要大剂量使用的疾病,也就没办治愈,碰上倪二这样胆大的郎中又才可能会引起病患中毒。这次隋家老母中毒而死,便是最好的明证。
现在,倪二这场官司在全城都引起了轰动,很多人都知道了贵芝堂新炮制的乌头能大剂量使用,疗效显著。都不会中毒,可以说依靠乌头炮制赚大钱的大门已经敞开,就等着往外捞钱了。这时候遇到了官兵粮草被烧,这样一件完全预料不到的紧急事件,而左少阳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件事带来的恐怖后果。
这是一个危难同时也是一次机遇他决定抓住。而现在他需要一笔巨资一笔足够买大量粮食的巨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战乱严重饥荒年代粮食远比金银值钱。能做很多金银做不到的事情。
可是自己能换取巨资的,想来想去便只有这乌头的炮制。要是在倪二这场官司之前,祝药柜虽然过说想买,但不会出很高的阶格而现在这场官司已轻把这种炮制打出了名气,应该能跟祝药柜讨价还阶了。
事不宜迟,想清楚这件事之后左少阳说要去恒昌药行跟祝药柜说点事,便出了门穿大褂走小巷快步来到恒昌药行。
不巧的是祝药柜出门去了,也没说去了哪里,左少阳很着急,但是又不大明显地让祝药柜知道自已急于把炮制乌头的方子卖给他,否刚就卖不出好价钱了。
所以,左少阳也没多说什么,甚至没有说自己找祝药柜什么事情,只是神神秘秘地,让祝药柜的儿子祝掌柜转告一声,就说自己来过就行了,没什么要紧事。
他知道,以祝药柜的性格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