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节 巴以棋局(第1页)

美国在中东至此算是完成了「登陆」,后续的扩张随之展开。1947 年 11 月 29 日,联大通过决议:终止英国对巴勒斯坦的「托管」,对这一地区进行划分,分别建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个国家。所谓的「终止英国托管」,其实就是终止英国对此处的控制。

最初,在巴勒斯坦建国问题上有两种方案(当时阿拉伯联盟自己也搞过一套方案,但声音太小,没起到什么影响):英国主张,由回归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共同组建一个联邦制国——从历史角度说,犹太人原本就是长期和阿拉伯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也相安无事,所以这套方案是合理的。

从英国人的角度说,这样最有利于中东的稳定,也就意味着能最大限度地保住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利益;美国的方案则是让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建国,这在历史上是从未出现过的,一旦这么搞,因为土地分配问题中东必然会乱。然而最终通过的是美国的那套「不合理」的方案,原因无他,实力使然。

占巴勒斯坦地区总人口不到 11% 的犹太人最终却分得了这里 59% 的土地!这就注定了以色列自建国伊始,就肯定是美国先天而生的「盟友」。

1948 年 5 月 14 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愤怒的阿拉伯联盟军队便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了。综观战争初期的形势,阿拉伯国家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以色列刚刚建国,正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以军在阿军的攻势下节节败退,以军将领惊呼「以色列军队无法抵挡阿拉伯国家军队的进攻,全军已处于崩溃边缘」。为扭转战局,以色列总理本古立昂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说:「以色列急需几周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装备军队,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

5 月 17 日,开战后的第三天,以色列的要求得到了满足,美国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三十六小时内停火。苏联代表支持了这一提案,要求安理会立即表决,并指责阿拉伯国家发动进攻,要求它们停止行动。

之所以如此,一来是苏联尚对和西方合作存有一丝希望,二来驱逐英国的势力,让中东乱起来同样也会给苏联带来插手这一地区的机会。不甘心失去中东的英国则极力反对美国的建议,并声称继续给予阿拉伯国家援助。

但不久,英国又同意了美国的建议,并撤走了阿拉伯军团的英国军官,停止向埃及、伊拉克、外约旦提供武器。——对于「百废待兴」的英国,获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