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节 登临宇宙之巅:「欧美」正式变「美欧」(第1页)

「不能设想从我身上可以找到任何条件,让大家来考虑把我从一个微不足道的普通人提到伟大的宇宙之王的崇高地位。」这句话是艾森豪威尔在就任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之前说的,他在表示谦虚的同时,顺便也把「宇宙之王」的头衔戴在了美国总统的头上。换句话说,在他的眼里美国就是「宇宙之巅」,而这么说在当时也确实不为过。

20 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还正处于萧条期,罗斯福总统的新政虽然对后来的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就当时来说,还只是稳定了盘面,没有让情况继续恶化下去而已。在 1937 年,美国又经历了一场经济衰退——由此而产生的一个连锁反应是,当时美国拼命向外低价倾销工业品,结果严重冲击了日本经济,在日本掌权的军部为了转嫁危机,制造了「七·七事变」。直到 1939 年,美国的决策层顿时感到轻松了好多,因为在当年 9 月,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也就是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美好时光又到来了。而且,对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这一次的生意做得更大。

和后来美国「反法西斯战争核心力量」这个名号极不相称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恰恰是「法西斯们」的坚强后盾——美国一直在向德国和日本提供贷款、出口工业原材料乃至政治上的支持:1937 年,也就是「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大举侵华的那一年中,美国对日本出口额超过 28 亿美元,其中 60% 是石油,石油产品,废钢材和钢——为了满足对日钢铁出口,当时连纽约的旧电梯都被拆下来直接卖到了日本;1938 年,美国仅向日本出口的飞机总价值就达 1745.4 万美元——1939 年时一架零式战斗机的价格差不多合 7 万美元;日本侵华战争头三年中消耗燃油约 4 千万吨,其中 70% 由美国提供。

不止如此,1941 年 4 月,美、日签订《日美谅解方案》,该方案规定:1.美国承认日本对「满洲」(东三省)的占有权。2.迫使蒋介石政府与汪精卫政府合并。3.如果蒋介石不同意,美国将停止对当时重庆国民政府的援助。

某种程度上说,日本的侵华战争在前期完全可以看做是美国支持下的「代理人」战争,而对纳粹德国的支持,基本也是一个道理,希特勒就曾是美国金融界的贵客。支持德国,是为了直接打击英、法;支持日本,则意在驱逐英、法、荷兰在东亚、东南亚的殖民势力,同时也压制了苏联在远东的势力。

说到底,在美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