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世纪中后期美国开始进入工业化大跃进的年代。在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本的趋利性被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出来。众多像许多像爱迪生(除了灯泡之外,执行死刑的电椅其实也是他的发明)、莱特兄弟【遗憾的是,在第一代飞机发明之后,这哥俩的兴趣转到了依靠专利的模糊性,到处打专利官司赚钱上去了,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倒阻滞了美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从而一度被欧洲反超】这样的发明家在那个时候疯狂的进行各种发明尝试,其中大部分最终都因缺乏实用价值而不了了之,但少部分仍旧是有价值的。
然而一少部分有前途的东西被发明出来以后,大伙就一窝蜂地从银行贷款或是自行发债券,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把钱扔进去,一个产业就这样发展壮大了。再往后,随着砸钱进来的人越来越多,产品的价格就会不断被拉低,高技术也就变成「成熟技术」了,于是众人又开始四下寻找新的项目……就这样,技术在利润的指引下,大踏步的把美国代入到了工业时代。现在美国的众多大财团,如洛克菲勒、福特、摩根等等,都是在那个时代发展壮大的。而由律师、工程师等所组成的「中产阶级」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
而在技术高速发展的背后,美国企业的生产方式依旧以是压低工资、延长劳动时间——当时美国工人的平均劳动时间是 14 到 16 个小时,最长的甚至达到 18 个小时,连童工的工作时间都能达到 10 小时以上——没错,在 1940 年前美国企业一直在用童工。热狗、汉堡之类的东西之所以会在美国大行于世,就是因为这些东西吃起来省事、省时。严苛的剥削必然带来工人的反抗。1886 年芝加哥工人掀起大罢工,这次大罢工留给后世的遗产,就是 8 小时工作制以及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
一方面,贫富差距急剧拉大,工人在剥削之下消费能力严重不足;一方面则是私人资本无序投资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也就是我们如今常会提到的投资过热。19 世纪末,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美国的采矿业随之开始兴盛,作为配套工程的铁路成为了当时最赚钱的「朝阳产业」。一夜之间大量的铁路公司冒了出来,1885 年到 1892 年,美国境内一共修了 7.5 万多公里的铁路,差一点占了同期全世界总里程的三分之一,他们所提供的运能远远超过了当时的需求。为了争夺一条线路的控制权,几家公司在老板的带领下常常会动刀动枪,打得血流成河,那架势和黑社会抢地盘没什么两样。在铁路沿线,中产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