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23 促酒喜得月-3(第1页)

..鄂州最忙的衙门便是礼部自礼部尚书邓素以下,礼部司、祠部司、主客司、膳部司,都为了第二次大礼议而夜以继日地忙碌按照礼部官员的说法,上次大礼议外有辽军南下的威胁,内有丞相之争,礼议上难免有粗疏之处此次内外局势大好,大礼议非得体现出煌煌大宋的天朝气度来从各种礼议程序的推敲,中枢官员及各州学正的位置先后,大庆殿等殿宇的再度修缮,学正及随从的食宿安排,各州学士子的安抚,礼部全都要做得尽善尽美才好 最小说百度搜索“小说”

几个月来,虽然礼部上下都宵衣旰食,但大部分人都没有太大怨言自从“尊天子不奉乱命”,继而各州县学校推举地方官以来,朝廷礼部渐渐由一个清水衙门成为真正的六部之首无论是大礼议,还是推举丞相、学正、知州,或是清流俗易人择法自守,礼法在宋国的分量从未如此之重而凡是关乎礼法之处,礼部都有发言权礼部担负着科举考试的命题、阅卷,各种学校的巡阅,享受着清流和士子的仰望地位越高,责任越大这个道理,对每个礼部的官员几乎是不言自明的

礼部地位升高的同时,先后两任礼部尚书也都不是一般的人物 最小说百度搜索“小说”

吴子龙以清廉刚正闻名天下,门人弟子遍布各州县,在清流中威望隐隐和丞相陈东可分庭抗礼在他主持礼部期间,礼部的官吏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营私舞弊之处,这也使朝廷和清议认可了礼部在朝廷中的地位天道酬勤,邓素和礼部的下属一同经历了大礼议、京东路事变、廪生之乱等许多危难,他的为人就如冬日暖阳一般,渐渐赢得了礼部大多数官吏的认可对那些吴子龙留在礼部的心腹党羽,邓素也量才使用,并没有歧视和清洗毕竟大家都是清流出身,他这番气度着实令人心折

邓素接掌礼部后,行事虽无吴子龙之峻急酷烈,为人却得夫子“中庸之道”

他是第一个背叛北狩皇帝的清流大臣,曾经被目为“失节小人”,现在也是天子近臣的尴尬身份在鄂州,陈东起初并不信任他,众清流大臣曾经敌视和孤立他但邓素并不以为意,凭着过人的能力,慢慢赢得了这些旧时同道好友的原谅,现在无论是陈东还是其他朝中大臣,都不再将邓素视为异类,和他相比,一再鼓动廪生闹事的吴子龙,向廪生开炮的赵行德像是两个异类礼部现在是大宋朝政中最深最急的漩涡,邓素身在漩涡却怡然自得,而礼部的大小官僚们,则得益于同僚和百姓尊敬畏惧的目光,越来越服这个邓尚书了

每天一大早,各司郎中、有事禀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