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小說,請前往親親小說網,“接下来第二件事,便是朝廷的邸报,与民间小报的事”
几个书商的笑脸顿时便僵住了,气温仿佛立刻将低了几度
朝廷的邸报,内容多为朝廷政事设施、号令、赏罚、书诏、章表、辞见、朝谢、差除、注拟这类官样文章,由枢密使或丞相定本,进奏院严格按照定本内容抄发,不可擅自改和邸报相比,民间“小报”的内容既鲜活又迅,邸报未报之事、捕风捉影的消息、甚至杜撰编造的事,头天传出来,次日天便印上小报,小贩满街叫卖朝廷对这些小报向来头疼不已,然而,多次查禁却屡禁不止朝廷迁到鄂州以后,民面议论的风气盛,小报消息大行其道,渐渐的也就不管了而探听朝廷的内幕消息,甚至捏造文章攻击他人,这样的事情,小报也不知办了多少?若按朝廷法度,在座的这些书商,人人屁股都有一屁股烂帐,只是朝廷不计较罢了 最小说百度搜索“小说”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邓丞相忽然提这一茬,到底是什么意思?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也,人皆仰之”邓素斯条慢理地说道,“为政者,不做暗室亏心之事,一举一动,光明正大,自然不怕公诸于众这些吗,本是应有之义我朝文教昌盛,远胜前朝,除了邸报之外,又有小报,省院之漏泄,或得于街市之剽闻,又或意见之撰造,日书一纸,出局之后,一以传十,十以传百,以至遍达于街巷乡野使贩夫走卒,乡村野老,也能知朝中之事,街谈巷议,往往有忧国之心,这本是一件好事” 最小说百度搜索“小说”
丞相的语气缓和,似乎并未见责,反而有嘉许之意,众书商心下稍安
说到这里,邓素回顾邸报司文官道:“我听说,京师人喜而好奇,皆以小报为先,号为‘闻’,又有专门刺探朝廷中事者,号为‘报料人’常常是朝报未发,小报已曰‘今日某人被召,某人被召罢去,某人迁除’然而,他日验之,这些消息都或准或不准,甚至以虚为实,以无为有所以,朝廷才屡屡加以禁止,只是不希望民间以讹传讹而已不过么,我还是以为,小报层出,正因为我大宋文教之盛,若好生引导栽培,这还是一件大好事”
众文官皆点头称是,邓素又对众书商道:“所以,本相已经禀报陛下,设邸报司衙门,今后朝中大小事,只要不涉及军机,邸报司都将尽快知会各位,同时呢,各位对朝政有任何的疑惑,也可以向邸报司打听,虽然未必有朝报那般翔实,但胜在一个‘快’字这样一来,你们不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