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42 呼天哭昭王-1(第1页)

帝国的黎明章42呼天哭昭王-1

,,

一代大儒杨时的葬礼极尽哀。官家派三皇子赵杞代朝廷宣旨抚慰,杨时的几个儿孙都荫了官职。府上的灵堂挂满了丞相、枢密使、六部重臣都亲自书写的挽联。郑重地向着杨时的灵位祭拜过后,一身素白袍服的赵柯显得分外寂寥。

礼部侍郎黄清臣见着赵柯脸色微变,强笑着见礼过后便匆匆而去,连和杨时的家人寒暄都顾不得了。近年来,官家易储之心已不可动摇,与他走的近的一干重臣高士都不免人人自危,虽然没有公然改换门庭,但私下与三皇子暗通款曲的已不在少数。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人情冷暖让赵柯心下唏嘘不已,父皇春秋已高,属意三弟继位也越明显。历朝祖宗对皇位之争失败的兄弟,向来是下手不容情的,剪除党羽也是应有之义,满朝武急于和自己划清关系,也无可奈何。

正满怀苦涩间,忽然身后有人低声道:“臣见过太子陛下。”赵柯微微一愣,转身看过去,是个白袍儒生,形貌清朗,眸子隐蕴精光,似有一种吸引力般。“这位是?”赵柯直觉此人有些面熟,却想不起在哪儿见过了。

“在下是漳州陈东。”那儒生微微一笑,再次拱手见礼。赵柯这才恍然大悟,他与陈东上次见面,还是理社揭帖案之前,光阴似箭,这一晃已数年过去,当初激扬字,意气风的太学士子,如今已是名冠东南的儒林领袖,在大江南北,儒生竟以入社为荣,不少士人居然自称是陈东的门生。

二人一同走出了灵堂,站在院的森森古柏下,赵柯叹道:“再过数十日,恐怕就不能称太子了,如今满朝高士,避我如避鬼魅。”他语气带着十分的苦涩,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赵柯自问不敢行差踏错一步,每天都要端着道德君子的样子,比其他兄弟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到头来父皇心意一变,所有的努力尽皆付诸东流,反而下场还不如那些整日醉生梦死,不问朝政的。

陈东见赵柯神色悲苦,便沉声道:“殿下勿要心忧,东宫并没有失德之处,天下皆盼着殿下能继承大统,此乃人心所向,陛下也不能随意更改。”

“人心所向?”赵柯喃喃道,仿佛一股热流涌上心里,问道:“当真如此么?”

“千真万确,不敢诳语。”陈东点头道,“自古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就连关西夏国继位最重长幼之序,我朝怎能瞠乎其后?”他与赵行德以书信交流以来,对夏国的许多制度都是谙熟于心,只是没有切身体会,不免有所偏重,这再赵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