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总部。
提起派拉蒙。很多电影人会用“巨头中的巨头”来形容它。这不仅是因为派拉蒙公司势力庞大,资历老道,更是因为它那曾经辉煌的历史,几乎无人能及,即使像福克斯那样的老牌公司也不能。
在世界电影圈,派拉蒙影业公司以群星环绕雪山的标志为人所熟知,事实上,用高山来比喻派拉蒙在电影业的地位也是非常恰当的,在创立的最初三十年,这家公司以众多的明星,高质量的影片和遍布全美的连锁影院,一直坐在好莱坞霸主的宝座上。
像很多庞大的电影公司一样,派拉蒙的历史也有兴衰,大萧条时候生意惨淡,后来石油资本集团购买了派拉蒙,使其成为海湾与西方石油公司的一家子公司。随着70年代美国电影业的复兴,派拉蒙摄制了《教父》(一、二集)、《油脂》、《周末狂欢》等票房价值很高的影片,公司逐年有盈余,并于1978年达到了创纪录的数字。如今虽然座雪山的雄伟不再,但是那种笑傲群雄的气势还是令人不敢小觑。
此刻已经接近晚上九点,在派拉蒙总公司的大会议室。一群大学生从会议室中散去。但35岁的派拉蒙总裁戴维斯留了下来。他刚在这里做过一场演讲,坦率说,是相当沉闷的一场:语调平淡,节奏感糟糕,谈论的内容缺乏事例,就显得枯燥。讲台下,他的一支脚无精打采的攀附着另一支脚,仿佛它们也漫不经心。极为罕见的,演讲结束,甚至没有太多学生迎上去提问或索要签名。
在接下来与《环球企业家》的采访和拍照时间里,戴维斯似乎还沉浸在刚才那种与这个世界颇有隔膜的气氛中。
“戴维斯先生,请抬头看天花板”,摄影师要求说。
“不,我不会的。”
“戴维斯先生,请站直一点,您的肩膀有点塌。”
“不,我不会的。”
“戴维斯先生,请做个强硬表情。”
“不,那不是我,我就是这个样子”,他颇有些不耐烦的拒绝道。
站在镜头前,戴维斯的姿态相当放松,头侧向左肩,面无表情。虽然无需怀疑,这个人的眼神和姿态中自然流淌着权势感,但让摄影师不知所措的是:他为什么要拒绝一些可能有助于拍摄效果的要求呢?
或许可以算作答案的是,这是一个将人生建诸于“一系列拒绝”的人。
实际上这位痞子味十足的总裁戴维斯并非出自学院派。他早年的生计来源是给人递送货物,或偷些报纸然后卖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