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中,少林《易筋经》有着内壮神勇、外壮神力的说法。其“内壮神勇”是指练习该功法之后,从骨中生出神力,久久加功,其臂、腕、指、掌,迥异寻常,以意努之,硬如铁石,并其指可贯牛腹,侧其掌可断牛头。然而这些都还只是小用之末技;“外壮神力”练成之后,手托城闸,力能举鼎!甚至就算是移山填海,也不无可能!
盯着眼前的达摩佛像,云飞脑海中却是回顾着达摩面壁石上的图案,虽说只是匆匆一撇,但他却是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也就是说,那石像上的图案已经被他牢牢记住。
轰!突然间,云飞脑海中灵光一闪,接着,一副副图案毫无预兆的显现出来,而且这些图究,并非静止的,而像是电影一般,缓缓播放。
只见是一名直立之人,他两足分开,与肩膀平宽,安定精神,呼吸均匀,然后两手徐徐上提至胸前成捧球状。接着,两足趾用力着地,两手分开,向两侧推移成侧平举状。再身体挺立,足尖着地,足跟提起,两手高举过头顶,指尖相对,掌心向上,目往上视,舌舐上腭,调息,最后两手握空拳,缓缓收至腰间,足跟同时落地。这个动作,在佛教之中却有一个独特的名字,叫做“韦驮献杵”。
接着,摘星换斗、三盘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势、工尾势等,依次出现了十二副图案……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猛然清醒过来,那十二副图案之上的动作,大多怪异无比,但每一个动作,都给人一种强大有力、威威生武之感。到现在,云飞也才明白,为什么少林寺自《易筋经》与《洗髓经》失传后,便从未有人从达摩面壁图中领悟出两种功法。
原来,想要领悟《易筋经》,光靠达摩面壁图不行,因为达摩面壁图并非完整的部份,它另外一部分,便体现在眼前这尊达摩佛相之中!
世人只知《易筋经》与《洗髓经》来源于达摩面壁石之中,却不知达摩面壁图不过是个引子,想要悟出《易筋经》与《洗髓经》,就必须两者配合。
大雄宝殿之中,最引人瞩目的,自然便是那释迦牟尼,任谁进来,都不会注意到一旁的达摩,而且这尊达摩像,也并非铜铸、或是金雕,而是由石头雕刻而成,这样一来,更是让人忽视他的存在。
也许任谁也想不到,真正的少林镇寺之宝,会放在这样一个显眼之处,所谓最危险的地方越是最安全的地方,将它放在这里,反倒让人不会注意到他的存在。云飞不禁暗自佩服起那位想出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