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信康事件(中)
……,……
这年的三月初,权大纳言山科言继逝世,享年七十二岁。和山科言继关系极为密切的信长,闻讯亲自前来京都,参加山科言继的葬仪。在此期间,山yīn和北陆先后传来捷报,山yīn的羽良秀吉攻下了因幡国鸟取城,城守吉川经家切腹;而北陆的柴田胜家、泷川一益则攻落七尾城,平定了能登一国。信长闻讯,自然是极为欣喜,同时也对摄津石山本愿寺的攻略进度失去了耐心。经过一番斟酌,他接受了山科言继之子、权中纳言山科言经的建议,委托武家传奏日野辉资上奏天皇,请天皇下旨,令本愿寺和织田家达成和睦,并且退出摄津国。
本愿寺乃是准mén迹寺院,法主一脉源出日野家庶族的大谷家,可以算是公家的身份,而且和公家众数代联姻,关系极为密切。例如显如本人,即娶了公卿三条公赖之nv为里方(法主正室的称号……),并且接受的朝廷的大僧正敕命。
对于本愿寺而言,天皇的敕旨还是不可忽视的。
最近几年以来,在织田家的围剿之下,本愿寺的日子过得极为艰难,引为奥援的武田家、máo利家每况愈下,别所家、荒木家已经被灭掉,而且连加贺国的金泽御坊也落入了织田家的手中。如今石山本愿寺虽然还可以坚守,但是显如肯定能够明白,以如今的情势,打倒织田家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再坚持下去毫无意义,只会给本愿寺带来灭顶之灾。而天皇的这道敕旨,无疑是一道下台的台阶。所以他立刻就接受了和睦条件,迁出了石山御坊。至此,历时十一年的石山合战终于宣告结束。
趁着这个机会,朝廷派出敕使,请信长接受从一位左大臣的官位。或许是从石山事件中,看到了朝廷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信长接受了旨意,并且前往清凉殿觐见了天皇。
然而,才从御所回来不久,信长很快就有了动作。他派人拜见天皇的皇太子诚仁亲王,将这两年在京都所居的二条城献上,自己则迁到了以前下榻的本能寺中。诚仁亲王身为皇嗣,地位本来就十分尊崇,如今得到信长的这番礼遇,权势就更加的高涨起来,以至于公卿们直接将二条城称为“下御所”,与天皇所居的高御所并列。对于这种情况,正亲町天皇只能采取默认态度,并且将原本不多的政务慢慢移jiāo给下御所,而京中则渐渐的传出了流言,说信长接受官位,完全是因为诚仁亲王的关系,在觐见天皇时,就曾经表态“若皇嗣继位,余将尽力辅佐”,所以天皇才有这番举动。另外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