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定居京都(上)(第1页)

得到了我的开解.秀景疑虑尽去.满意的离开了库苏寺。事实究竟如何,是否杂有某些私下的考虑,恐怕我自己也难以说清。

通过前两次的教“我也明白了,景政倒是很愿意听我的话,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而他就是改不了这种性格。这其中的根源,或许是因为小时候所受的压抑太过吧,对此我必须承认是自己的疏忽。可是,当时我忙于征战,很多时候甚至都不在三重城,哪能顾及到孩子们之间的这些心思?

私心过重,固然是不合适的;然而人非圣贤,谁能真正做到大公无私呢?就连我当初在织田家时,不也是为自己考虑了很多么?

我决定先揭过这一页。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去做。

由于朝敌秀吉已经伏诛,正式继任将军之事也提上了日程。为此,我指定时任京都所司代的秀兴负责,由配下的五十多家大名分段普请石垣和城塘,重新将二条城修缮和装饰了一遍,作为接受将军宣下的官邸。

这座城原本是足利义辉、足利义昭的居城,义昭失势后由织田信长修缮,送给太子诚仁亲王当做御所,然而两年前的本能寺事变时,信忠依托此城抵御皇山义周(他手下是信长直属南近江众,不方便对付信长,故将本能寺交给光秀的丹波众去对付),城池遭到兵火,损毁得十分严重,诚仁亲王和诸公卿当时避出城外,退往正亲町天皇的京都御所,之后就一直没有再掇回来,于是城池一直空着,也没有怎么修缮。尽管秀吉一度占据京都,却忙于修建伏见城,忙于对付信孝和柴田胜家,没有多余的资金和精力。这一点也是朝廷和公家对秀吉不满的地方,从他占据京都近两年,一直没有晋升官阶和官职就可见此情状。

如今幕府否立,二条城作为京都唯一的城池,自然是收归武家.如同当初室町井期的制度。这一点,我方已经和诚仁亲王沟通过,并且得到了他的同意。

按照原本的历史,德川家康接受将军宣下,末代将军德川庆喜奉还大政于朝廷,都是在这座城中。不过,德川幕府时期的诸位将军,是居住于江户,难得上京一回,平时都不会住在这里;而室町时代的将军,除了末期的义辉和义昭外,通常都居于足利家的花之御所中,其中的足利义满和足利义政,甚至还另外修建了规模不下于京都御所的北山山庄和东山山庄。

而我也不打算住在这座城里。在吉良城馆安居了两年,我已经习惯于那种庭院式的雅致居所。因此,我将二条城交给秀景管理.由三大老、五中老以及以勘定奉行、城町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