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逼和元亲(下)
高一级的单位是“众”,相当于师团或者旅团,所以和美浓众、伊势众等叫法类似,各个师团都能用征兵地命名,例如号称野兽的熊本师团、擅长做战场生意的大阪师团等。()
再高一级,就是军势的“势”了,相当于后来战时编成的军。最早成军的,是在日清战争之中编成的第一军和第二军,司令官分别是山县有朋及大山岩,战后便即时解散。直到后来,相继成立了朝鲜军、台湾军、关东军和中国驻屯军后,军才成为正式的编制。
另外还有一个临时单位,就是“先手”的“手”,相当于后来的派遣支队,编制可大可小,视战事规模和实际需要而定……
把目光放回到目前。在整个战国时代,正式的阵地战中,很少出现大规模的单一军种组成的军团。因为除了大名直属队伍外,各个备队最多只有一两百匹战马或上百支铁炮,并且不能够集中起来指挥。这一点甚至还不如杂贺众的野路子,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打破这个规则的武家势力,只有长篠之战中的两方,一方是武田家,由武田信玄创建了五支为数千人的赤备骑兵;另一方是集中动用三千支铁炮的信长。
当然,我是BUG级的存在,所以我的三支备队,各分队都可以自由组合,或者编成清一色的长枪、骑兵、铁炮队伍统一指挥。
不知道看见这样铁板一块的三千人长枪阵后,元亲会有什么感觉。但我敢保证,视觉效果绝对够惊人的。而且长枪阵近战能力极强,指挥者又是经验丰富的蜂须贺正胜,正适合对付装备简陋、缺少远程力量的长宗我部家军势。如果依旧以备队为单位进攻,反而达不到那种干脆利落的击溃效果。
看着对岸敌军纷纷退去,我命令近侍吹响法螺,传令铁炮分队衔尾追击。
河岸上的三支船队迅速起锚驶向对岸。不多时,吉良秀景和铃木重秀指挥的左路一千杂贺铁炮手,岩松经定指挥的八百水军铁炮手,坪内利定和柘植清广指挥的右路一千两百备队铁炮手上岸合流,一同向前推进。杂贺众的三千人作为近战力量,分布于两翼及后方担当警护。
随后,我和身边两百亲卫、五百和泉众也渡过仁淀川,背靠着近千水军的船队立下本阵,派出物见番前往战场侦察。
大半个时辰过后,物见番头和秀景、蜂须贺正胜派出的使番同时来到本阵,通报了前方胜利的消息。
“战果怎么样?”我兴致勃勃的问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