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时,吴浩独自走过试验田。沙打旺的根系已深扎至五米以下,触摸时能感受到大地深处的心跳。他想起初来戈壁时见过的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现在的基地,正像一棵扎根沙海的胡杨,用科技与自然对话,在极端中寻找平衡。
月光下,新培育的固沙植物叶面泛起银光,那是纳米级反射膜在夜间继续提升光伏效率。更远处,“沙行者“机器人正自动巡弋,它们的传感器能提前两小时预测沙尘暴,仿生履带留下的痕迹很快被夜风抚平。
回到实验室,吴浩在工作日志上写下:“八月三十一日,基地光伏发电量首超需求,盈余电能已输送给边防哨所。“台灯下,一枚沙打旺种子正在培养皿中发芽,它的基因被编辑进耐极端菌株片段,嫩绿的茎叶透着金属般的光泽。
窗外忽然掠过流萤——那是白天充电的发光无人机正在夜巡。它们排成雁阵飞过靶场,机腹投下的光斑照亮弹坑边缘,几株新生的沙打旺已在弹坑中绽放花朵。吴浩想起那个午后,弹丸穿透靶标的瞬间,冲击波在沙海荡开的涟漪。如今看来,那不仅是武器的试炼,更是生命重生的开始。
黎明前最暗的时刻,吴浩站在了望塔上。东方的地平线开始泛白,光伏板阵列如等待检阅的军队向远方延伸。风里传来冷却系统的低鸣,与沙打旺叶片的沙沙声交织成曲。他忽然明白,这片土地从未拒绝生命,只是等待最恰当的对话方式。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整片戈壁瞬间苏醒。光伏板齐刷刷转向东方,板下绿洲蒸腾出袅袅水汽。晨光中,昨夜还是黄沙的地方冒出嫩绿草尖,它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用根系编织成网,牢牢抱住脚下的土地。
吴浩深吸一口带着草香的空气,转身走向储能舱。新一天的挑战即将开始,但此刻他脚步轻盈——因为知道每一步落下,都有生命在沙层深处与之呼应。路过试验田时,他注意到那株杂交沙打旺又长高寸许,叶片上滚动的露珠里,倒映着整个戈壁的黎明。
寒潮在第九天深夜突袭基地。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十五度,狂风卷着冰砂砸在光伏板上,发出碎玻璃般的脆响。吴浩被警报声惊醒时,发现宿舍窗玻璃已结出霜花,缝隙间塞着羊毛般的冰绒。
“超导线圈温度暴跌至74K!“李默在对讲机里的声音被风声撕扯得断断续续,“冷却液管道冻裂了,B区储能模块全部离线!“
吴浩裹上防寒服冲进夜幕,睫毛瞬间挂上冰晶。通往储能舱的路上已结满暗冰,几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