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井石根提到的‘肉弹攻势’是日俄战争时期,日军指挥官乃木希典用来对付俄军要塞工事的战术,而乃木希典则因为在日俄战争中的上佳表现被日军誉为军神。他的所谓‘肉弹攻势’说穿了就是不顾士兵生命的自杀式攻击,让士兵抱着炸药包或者炸弹直接冲击对手的坚固工事,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野蛮打法。
几个师团长也深受武士道精神的毒害,但是对部下的生命还是爱惜的,更何况作战对象的战斗力又不是特别的强,似乎没有必要这么做。但是司令官大人已经下了命令,只有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只能希望明天能够打破僵局,否则,不知有多少天皇陛下的忠勇士兵抱着炸药包去炸中国人的工事。回到自己的部队之后,几个师团长不约而同地给部队下达了严酷的作战命令,要求攻击部队必须全力以赴,否则切腹自尽!
今天十九路军依托坚固的工事,再加上指挥得当,不但痛击日军,而且自己的损失很小,所以全军上下都喜气洋洋,放松了警惕。因为有数量可观的地堡、暗堡和藏兵洞,在敌机轰炸和遭到炮击的时候,孙百里就命令部队全部躲了起来,阵地上只有少量的警戒部队,反正日军总是在炮击之后才出动步兵的。当天晚上在军部的总结会上,包括孙百里在内的高级指挥官都变得信心十足,认为可以轻松地把敌人拖在这里至少一个月。随后发出的命令只是要求部队尽力修复被炸毁的部分工事,放松了对日军的监视。
次日清晨,日军攻击部队在黎明前黑暗的掩护下悄悄地推进到距离中**队防线百余米的地方潜伏下来,等待攻击命令的下达。为了使兵力更加集中,改全线进攻为重点进攻,精心挑选的地段不是坡度较小,就是在前一天的战斗中损毁严重。
早晨6点整,指挥官一声令下,潜伏多时的日军士兵纷纷跃起,呐喊着冲了过去。为了增加攻击的突然性,日军不但把攻击之前的炮击省略掉,而且没有出动坦克掩护,计划用步兵的迅速、灵活,把十九路军打个措手不及,一举突破阵地。
日军战前的种种举措显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攻击部队在冲出去几十米远的时候才遇到抵抗,但是只有部分火力点反应过来,不能形成火力网,无法阻止日军的前进。当日军的前锋冲过最后几十米距离的时候,守军的大部分火力点才开始射击,步兵开始从藏兵洞往战壕里冲,但是为时已晚!前面的日军冲到战壕里面之后,迅速沿着战壕向两端突破,遇到堡垒就把手榴弹丢进射击孔内,使刚刚形成的火力网再次出现缺口,日军的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冲了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